外汇市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河南人民出版社《香港手册》第109页(731字)
香港买卖外汇的场所。是国与国之间购买力转换的途径,也是投资者对冲汇率风险的场所。香港没有特定的外汇交易场所和具体形式,也没有一定的开盘、收盘时间,由各商业银行的外汇部、非银行的外汇交易商及外汇经纪商,通过电话、电传等通讯工具进行交易。是一个抽象的外汇市场,实质上是一个复杂先进的电讯网络。香港的自由外汇市场是1973年1月1日香港解除外汇管制以后逐步形成的。在此以前,由于香港政府对英镑交易有正式管制,而又默许美元及其他外币自由市场的存在,使香港存在两个外汇市场:一是法定外汇市场;二是不受管制的外汇市场,即公开市场。1973年香港取消外汇管制,1974年港元实行浮动汇率,与世界各国货币之间的交易增多,香港外汇市场逐渐国际化。以港元与美元交易为最大宗,其他还有德国马克、英镑、日元、瑞士法郎等买卖。根据不同的需要又形成两个市场:本地港元市场和海外美元外汇市场。前者是持牌银行和存款公司相互的交易活动,后者则是海外以美元兑换欧洲货币的外汇交易。本地港元市场的外汇买卖主要围绕香港对外有形和无形贸易收支、资金流出流入、黄金套戥买卖以及投资等金融活动进行。近十几年来,香港外汇市场每日成交额(包括现货和期货)增长较快,1978年仅为5亿美元左右,1992年已增至610亿美元,在世界上仅次于伦敦、纽约、东京、瑞士和新加坡,居第六位。自1983年10月实施港币与美元联系汇率以来,一般以美元对马克的成交量较多(约占总成交量的一半),其次是美元对日元(约占30%),港元对美元的比重较少(仅约10%)。在香港外汇交易中,美资银行集团最为活跃,所占比重最大;欧资银行集团次之;日资集团、汇丰集团、中资集团和华资集团又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