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模型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48页(786字)

近几年来,我国已编制出若干全国的宏观经济模型,并对其在政策制订和经济预测中的应用(刘景义:《2000年国民收入预测》,《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4年第2期)、对模型的参数估计和调整、对我国宏观经济模型所立具备的特点等进行了研究。关于决定各国宏观经济模型特点的诸因素,有人从模型的性质、模型的目的、经济的规模和结构、经济的发展程度或阶段、经济政策、经济机制、经济制度等七个方面作了阐述,并从核算基础、供求导向、决策类型、社会利益、计划作用、平衡关系、优化方案、时间长度和模型体系等九个方面说明了我国宏观经济模型应具有的特点(乌家培、刘树成:《我国宏观经济模型特点探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5年第1期)。

【参考文献】:

乌家培:《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0年。

乌家培:《经济数量分析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

乌家培主编:《数量经济理论、模型和预测》,能源出版社,1983年。

乌家培、张守一主编:《投入产出法在中国的应用》,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年。

乌家培:《数量经济学若干问题》,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张守一:《数量经济学概论》,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树成、沈利生、李长明、周德英:《经济计划·管理·预测·决策的现代化——数量经济学与技术经济学文摘汇编》,经济科学出版社,1985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