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主要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83页(2508字)

1979年以来,我国教育经济学研究面临的任务是如何建立中国的教育经济学及其工作体系。研究者大多从我国实际出发,探讨理论问题,一些基本理论的争论焦点主要在以下儿个方面:

(一)关于教育经济学的对象和性质 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从教育学出发,主张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教育领域里的经济问题,如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合理使用,教育劳动报酬等,主要解决如何搞好教育建设的问题,认为教育经济学是教育科学的一个分支;第二种观点是从经济学出发,主张教育经济学主要研究经济领域中的教育问题,如智力投资的社会经济功能,经济规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及其所显示的特点等,认为教育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第三种观点是从边缘学科出发,主张教育经济学应当研究教育与经济相互作用的事实及其规律性,认为它是介于教育科学和经济科学两者之间的边缘学科。

(二)关于教育和教师劳动的性质 研究中对于教育具有生产性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对教育是不是一个生产部门则分歧较大。一种意见认为,教育是生产部门,因为教育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一种同物质资料生产同样重要的人力和人才的生产,这种生产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情况下日益显得重要;另一种意见认为,教育本身不是物质生产活动,所以教育不是生产部门。理由是:1.教育部门并不生产物质产品,不创造社会物质财富,它只是通过培养有一定劳动技能的人去从事生产,才因而具有生产性;2.这种有劳动技能的人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人类社会有三种生产活动,除了人类自身的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外,还要从事科学(包括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精神生产,教育承担着传授和交流文化知识的职能,是精神产品再生产的一种手段。

与此相联系的是关于教师劳动的性质问题,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教师是“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教师的劳动属于生产劳动。第二种观点认为,“生产劳动是物化在物质财富中的劳动”,据此应当认为社会主义的教师劳动属于非生产劳动。另一种观点认为,现代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劳动。其理由有三:1.教师的劳动是间接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是培养熟练劳动力的劳动;2.教师是“教育工厂”中的生产工人,他们的生产职能是通过教育或熟练活动,改变一般入的本性,生产和再生产出发达的专门的劳动力;3.教师劳动主要是以传授知识为手段,创造出“知识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教育对象这一中介使“知识形态”转为直接生产力。

(三)关于教育投资 主要是分析我国教育投资的比例情况和衡量投资合理比例标准两个方面。对我国教育投资比例的看法有两种,一是认为教育投资是生产投资,应在国民经济各项投资中优先安排,财政支出应首先保证教育投资,教育投资应至少占国家预算支出的15%以上,等等。二是认为教育投资既具有生产性又具有消费性,确定教育投资合理比例必须遵循智力投资与物质生产投资相互协调、综合平衡的原则,在教育投资不足以适应经济发展时,应该超前增长,但不能离开这个原则,只把某一方面放在第一位。

对于以什么标准衡量教育投资的增减问题,有三种意见:一种意见主张以教育经费占国民总产值或国民收入的比例及递增率来反映;另一种意见主张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递增率来反映;第三种意见认为,应以人均教育经费为标准,人均教育经费的增加不仅包括个人部分(即工资和福利)的增加,更重要的是包括公用部分的增加,因为这部分经费是直接用来改善办学条件的。

(四)关于教育的经济效益 如何评价教育的产出量,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教育的经济效益是指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素质,使其在生产实践中发挥能力及创造性所取得的经济成效,因此,教育的经济效益应是“教育的社会经济效益”。它涉及到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的关系及人才的分配和使用。另一种意见认为,由于教育投资成本的高低也是影响教育的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故以培养合格毕业生数量与教育投资成本的比率来衡量教育投资的使用效率,也可以反映教育的经济效益。

对于教育投资的经济效益的计量方法,多数人认为,目前不可能也不必要制定一个统一的模式。已经提出的计量指标有:1.个人因受教育而增加的收入称为个人收益,其与受教育费用数量的比率,称为教育的私人收益率。2.一个国家通过教育投资培养人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称为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其与所用教育投资成本的比率,称为教育投资的社会收益率;从所增长的这部分收入中扣除教育成本后的比率则称为该项的净收益。主要计量方法有,劳动简化率的方法和“评定教育指标系数连乘法”等。

【参考文献】:

1.王守安、王显润:《职工教育经济概论》,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

2.全国教育经济学研究会、《教育经济学概论》编写组:《教育经济学概论》,青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3.厉以宁:《教育经济学》,北京出版社,1984年。

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经济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

5.《论教育和国民经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

6.《教育经济学论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2年。

7.《华北、西北地区1983年教育经济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84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