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54页(1411字)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民间文学研究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建国到1957年。1950年3月,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成立,其后,一些有关刊物陆续创办。这一时期主要着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一是何其芳、钟敬文等人发表了重要论文,对当时曲解民间文学的教条主义倾向作了批评,并论述了民间文学的性质、特点及其在新中国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意义(何其芳:《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收入《何其芳文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钟敬文:《口头文学——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民间文艺集刊》第1期1950年);二是引进、学习苏联的经验和研究成果;另外,还就民间文学搜集整理的原则以及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界限等问题开展了讨论。第二阶段,从1958年到1976年。1958年开展了群众性的采风和普查活动,发掘出大量的民间文学作品,发表了一批对具体作品进行研究的论文。同时针对采风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对新民歌的评价、民歌与新的关系、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翻译的原则、如何区分民间文学的精华和糟粕、民间文学与宗教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界限等问题,开展了探讨。但这一时期一些文章在运用列主义观点和批评方法上存在简单化、公式化的倾向,有的甚至混淆了学术与政治的界限。“文化大革命”的10年,民间文学研究遭到彻底破坏。第三阶段,粉碎“四人帮”至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研究十分活跃,成绩显着。仅1980-1984年,计发表论文2800余篇,出版专着和论文集40余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国民间文学论文选(1949-1979)》(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5月)、顾颉刚、钟敬文等着的《孟姜女故事论文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年9月)、《钟敬文民间文学论集(上)》(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10月)、贾芝的《新园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袁珂的《神话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天鹰的《中国民间故事初探》(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5月)等。此外,还重印了一些有价值的旧着和书刊,如茅盾的《神话研究》(百花文艺出版社,1981年4月)、《林惠祥人类学论着》(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民俗》周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等。这一时期的成绩,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工作者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大跃进”民歌的评价,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的定义、范围、特征,新故事的属性,神话,史诗以及“改旧编新”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和争鸣。其中神话、史诗研究有长足的进展。2.研究领域有新的开拓,对于诸如民俗学与民间文学,宗教与民间文学,以及清官,帝王将相和兄妹婚姻的传说故事等过去不敢触及的问题,都开展了研讨,并取得了积极成果;此外,民间文艺学史的研究也开始受到重视。3.注意研究方法的更新。一些论文开始从对作品思想内容、艺术的分析和体裁一般特点的描述,走向多角度的考察与分析。比较研究的方法得到更多的运用,比较的内涵也更为丰富。4.开始注意对民间文艺学体系的探讨。认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间文艺学体系,就要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指导下,坚定地从我国社会生活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中国的多民族的民间文学的具体问题,其理论系统应包括原理研究、历史的探索和编述、作品的评论、方法论的研究与资料学的建设等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