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55页(1344字)
建国以来,尤其近几年来,着重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一、民间文学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一种意见认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征是它的口头性、集体性、变异性、传承性、直接的人民性和优越的艺术性。并强调“口头性”是其主要的或基本的特征,其他特征是由此派生出来的。另一种意见认为,民间文学的基本特色在于它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幻想;使用劳动人民的语言;运用口头文学形式及其艺术上的朴素美。建国初期的那种认为鲜明的阶级性,积极、进步、健康的内容是民间文学本质特征的提法,近几年受到了普遍的批评。二、民间文学在文学史上的地位。1959年曾就此展开过讨论。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学生分别编写的两种《中国文学史》曾提出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学的主流、正宗说。绝大部分理论工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但认为应该肯定民间文学是文学的源头,它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有着卓越的贡献。三、民间文学与俗文学的界限。多数意见认为,民间文学不等于流行于民间的通俗文学,它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有的认为,民间文学同俗文学有区别,但它并不是孤立发展的,俗文学以至作家文学也有转化为民间文学的。四、社会主义时期的民间文学。一种意见认为,在劳动人民社会地位完全改变了的社会主义时代,民间文学“必然要消亡”,甚至“已经消亡”。有的甚至希望“人为地”“加速”其消亡。不同意这种意见的论者认为,民间文学作为以口头流传为特点的艺术形式是下会消亡的,今天尽管它的内容和形式都会有新的发展变化,但并不丧失自己的基本特点。有的还指出因为有了更好的发展条件,社会主义时期的民间文学将会“空前地繁荣起来”。五、搜集整理的原则。关于这个问题不同意见争鸣热烈。一种意见认为:搜集整理工作应有珍惜尊重民间文学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要把作品全面地记录下来,准确忠实,一字不移,这是对科学记录的第一个要求。在编辑出版时,要把改写同整理区别开来。刘魁立的《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和《再谈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两文是上说的代表(两文分别刊于《民间文学》1957年6月号、《民间文学》1960年5月号,均收入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的《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第1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年)。另一种意见认为,如何搜集要根据我国的实际和群众说故事的习惯,未必只采取你说我记的方式,重要的是熟悉当地的生活和语言(董均伦、江源:《关于刘魁立先生的批评》,《民间文学》1957年8月号;陈玮君:《必须勇敢跃进一步》,《民间文学》1957年6月号,收入《民间文学搜集整理问题》第1集)。也有的主张要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对待,作为人文科学研究的资料,应按原样记录;作为大众教育读物,可在保持口头创作特有叙述方式、艺术构思和艺术风格的前提下“慎重整理”(贾芝:《团结起来,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的民间文学事业而努力——在中国民间文学工作者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民间文学》1980年第1期;钟敬文:《关于故事记录的忠实性问题》,《山茶》1980年第2期)。还有的认为,应允许在忠于原作基本风格、倾向的前提下,有所加工,有所提高,可以带有创作的因素。提出“改”也是一种“整理”(朱宜初:《再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搜集和整理》,《甘肃文艺》198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