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萌芽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29页(1947字)

1936年吕振羽在其所着的《中国政治思想史》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中国资本主义性工场手工业幼芽”的概念,(《中国政治思想史》(下),人民出版社,1955年)。尔后,对此陆续有所议论。新中国成立以后,这个问题不仅被公认为明代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课题,而且成为我国史学界和经济学界最感兴趣并长期进行热烈讨论的重大学术理论问题之一,对国外史学界也有很大的影响。

为了把萌芽问题的研究不断引向深入,建国以来广大史学工作者和经济史工作者从文献资料的发掘、整理和实地调查研究等各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先后发表了100多篇有关明代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论文,举行了一系列学术讨论会(1980年6月厦门中国经济史学术讨论会、同年8月天津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10月北京中美史学讨论会和1981年5月南京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会),并编辑出版了四部论文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续编),三联书店,(1960年、《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研究论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讨论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研究的重点,在50-60年代主要是关于萌芽出现的时间和标志,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是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最近几年较为引人注目的是关于农业中的萌芽问题。总的说来,经过长期认真的研究和讨论,除少数人否认明代有资本主义萌芽外,多数论者对明中叶以后江南等经济发达地区已经产生萌芽都是持肯定态度的;对干发展缓慢的原因,虽然众说不一,但研究的视野毕竟大为宽阔了,大家都注意从封建经济结构、政治制度,思想体系诸因素进行探讨、分析;对于农业中的萌芽问题,目前仍然分歧较大。多数意见认为,至迟在明中后期,在经济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一带无疑已有农业资本主义萌芽的存在。但也有人提出,在明代中后期自然经济尚未解体,自由雇佣还没有出现,货币地租仍不占主导地位,所以农业中还不可能产生资本主义萌芽(尹进:《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农业中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吗?》,《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

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是一个重大的学术问题,又是一个颇为复杂的理论问题。过去虽然取得了不少收获,但是要求得比较合乎历史实际的结论,仍需付出艰辛的劳动。当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各家对列主义基本理论的理解还有相当的差距;讨论中所使用的概念也极不一致,诸如“资本主义萌芽”、“资本主义生产萌芽”、“资本主义因素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萌芽”,等等;对于同一条史料各持己见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于萌芽的上限,近年来也有不断往前推到两汉,以至战国时代的倾向。针对以上情况,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今后关于萌芽问题的研究,必须进一步从理论上和材料上加以努力,同时逐步改进研究方法,坚持做到性质和数量的统一研究;整体和地区、行业的统一研究;整个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性的统一研究;中外资本主义萌芽的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李剑农:《宋元明经济史稿》,三联书店,1957年。

吴晗:《朱元璋传》,三联书店,1965年。

李文治:《明清时代的封建土地所有制》,《经济研究》1963年第8、9期。

周良霄:《明代苏松地区的官田与重赋问题》,《历史研究》1957年第10期。

唐文基:《明代江南重赋问题和国有官田的私有化》《明史研究论丛》第4辑。

尚钺:《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因素的萌芽及其增长》,《历史研究》1955年第3期。

魏金玉:《资本主义萌芽研究的新进展》,《经济研究》1981年第9期。

南京大学历史系明清史研究室编:《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论文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83年。

李桂海、肖黎:《如何评价农民战争中的反封建斗争》,《光明日报》1983年12月7日。

曹贵林:《李岩述论》,《历史研究》1964年第4期。

顾诚:《李岩质疑》,《历史研究》1975年第5期。

上一篇:赋役制度 下一篇:元代的少数民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