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史研究中争论的主要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32页(972字)

1.对农业起源,以及稻、麦等一些作物的起源都展开了讨论,不同意见在争论中。如对稻的起源问题,杨式挺的《从考古发现试探我国栽培稻的起源,演变及其传播》(《农史研究》第2辑)有较详细的介绍并作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栽培稻遗迹登记表。关于小麦起源问题也有广泛的讨论,如曹隆恭认为我国是栽培小麦的最大变异中心之一,并指出是中国小麦传播到欧洲的。黄其煦则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小麦不会是在我国黄河流域独立起源的,在没有解决中国麦作起源之前,尚无任何理由可以推断欧洲的麦是自中国传入的。其它许多栽培植物的起源问题,也有许多有待探讨之处。

2.商、周使用青铜农具的问题 商、周是否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系史学关心的一个问题。于省吾、陈梦家等认为中国商周时代中原地区很少使用青铜农具。唐兰等则认为商周时代确实曾经普遍地使用青铜器。近年来又有不少人对此进行了探讨。陈振中认为:“殷和西周是大量使用青铜农具的”。张鸣环认为,商西周奴隶制社会的农业生产是以青铜生产工具为基础的。李学勤也认为:“在我国古代社会里,青铜农具确曾得到比较普遍的应用”。与这些观点相反,陈文华认为:“在夏商西周时期,虽已发明了青铜工具,但农业上广大奴隶使用的还是木、石、骨、蚌农具”。赵世超也认为:“殷周时期虽早有青铜农具,但木骨石蚌器仍在农业生产中起主要作用,只是到了战国,在一些铜锡矿藏较为集中的地区,青铜农具的数量才相对地增加了”。

3.关于耕起源及其它一些问题的讨论 牛耕的起源问题是农史界极为关心的问题,与搞清古代史的分期问题有重要关系。具有代表性的是郭沫若、胡厚宣等的“殷入牛耕”说(《奴隶制时代》,人民出版社,1972年;《甲骨学商史论丛》,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1945年)和徐中舒、齐思和、孙常叙的“春秋牛耕”说(《来的起源及其发展》,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也有人认为战国时代以后,牛耕技术才首先在中原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此外关于耒耜是几种农具还是一种农具的两个部件的名称,至今未有统一认识。关于耦耕用的是什么工具,以什么方式耕作的问题,“菑、新、畲”和它所代表的农作制的许多问题,都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