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科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93页(1484字)

行为科学最初称人际关系学,是美国心理学家、管理学家梅奥首创的,1949年被定名为行为科学。在西方,它被解释为是包括研究人的行为的一个学科群,或者被解释为是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工作环境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的一门综合性学科。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提出,行为科学被当作一种国外企业管理理论受到国内学术界的注意。1981年,由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等单位发起,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成立了中国行为科学研究会筹备会,接着于1983年举行了第二次行为科学学术讨论会,交流了应用行为科学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企业活力的经验。会后,部分地区先后成立了行为科学研究机构,许多大专院校相继开设了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课程,有的还为干部培训开设了专门讲座。1985年,中国行为科学学会在北京成立,同时主办了行为科学第三次学术讨论会。近几年来,报刊上发表了不少研究行为科学的文章,如中国工业经济学会行为科学组写的《对行为科学的议论与评价》(《光明日报》1984年10月7日)、谭湛明写的《行为科学与企业管理理论》(《学术研究》1985年第2期)及钱学森写的《谈行为科学的体系》(《哲学研究》1985年第8期)等等;同时还出版了一些有关专着,如杨锡山、钱冰鸿合着的《行为科学——一个现代管理学派》(企业管理出版社,1981年)、唐子畏编着的《行为科学概论》(湖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等等。这些文章与着作加深了学术界对西方行为科学的了解,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为科学也作了初步探讨。现在,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在下列主要问题上还存在不同的看法:一、关于行为科学的定义。大多数人认为,行为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和行为活动规律的边缘学科。有人则把行为科学区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上的行为科学研究人类及低等动物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行为,狭义上的行为科学主要研究人们在生产中的行为和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还有人认为,行为科学是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源的科学。由于研究者研究的重点不同,对行为科学也有不同名称,如“管理心理学”、“工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思想行为学”、“管理行为学”等。二、行为科学的基本内容。有人认为主要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开发四部分。此外,工作、生活质量,人、机和环境诸因素的合理安排,各种行为的测量评价方法等,也是行为科学的研究范围。有人认为,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的本性需要、行为的动机以及生产中的人际关系等,使人能够持久地处在激发的状态下进行工作。三、行为科学的评价。有人认为,行为科学具有两重性,一方面要看到这种方法在资本主义社会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所利用的,另一方面也要承认它包含着一系列科学研究成就,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采用。有人认为,对其科学成分,应从我国的实行情况出发,有分析地加以吸收利用;对其不科学的成分,应坚持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加以鉴别、剔除和批判。也有人认为,行为科学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为基础,是以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是一种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映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的理论。它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被运用于企业管理,不在于行为科学本身的科学性,而在于它能够使阶级矛盾有所缓和,对生产起某些刺激作用。钱学森认为,我们研究行为科学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进行的,可以称之为马克思主义行为科学。因此,今后行为科学的发展趋势,是坚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创建中国的行为科学体系,在科学管理现代化方面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道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