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船山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38页(677字)

近代以来,学术界对王船山的研究虽然迄未中断,但都没有科学的评价。解放以后,由于有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船山研究才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为迎接1962年召开的纪念王船山逝世270周年学术讨论会,学术界就船山的阶级立场、船山哲学的形态,船山爱国主义的核心问题等,进行了探讨。“文革”期间,这些探讨受到了是非颠倒的批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船山研究重新恢复,并在1982年纪念王船山逝世290周年前夕形成热潮。全省和全国提供给学术讨论会的专着、论文和资料120多篇(本)。其中包括陈远宁、王兴国、黄鸿基的《王船山认识论范畴研究》(1982年)、邓潭洲的《王船山传论》(1982年)、欧建鸿、陈恒森、王晨牧的《〈永历实录〉校注》(岳麓书社,1982年)等书。这些论着同过去相比,研究的领域更宽了,涉及船山的历史观、民族观、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宗教思想、教育思想、美学思想、文学思想、自然哲学以及军事辩证法等等;研究的内容也更深入和有系统了。如把船山思想设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以至整个人类认识史的背景上,考察他的思想倾向和社会本质,探讨他的思想渊源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揭示他所运用的各种范畴的内涵及其互相间的逻辑联系和在认识史上的地位。当前,研究者们还正在就船山是理学家还是反理学家、船山思想是否具有启蒙性质、船山的历史观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船山的爱国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什么、船山的民族主义思想是否具有前后期之分等等分歧较大的问题,继续进行争鸣和探讨。在此期间,还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王船山的历史文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