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古代史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663页(2320字)
这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解放前,只有少量文章对贵州古代沿革、历史地理、“苗夷”民族、土司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解放后,贵州史学界开始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贵州古代史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50年代,贵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师生进行了贵州古代史的研究和编写工作,曾受到当时的总理周恩来的鼓励。“文化大革命”时期研究工作中断,近几年进展较快,已有近百篇有关专题论文和几种专着问世。王燕玉着《贵州史专题考》(1980年),周春元、王燕玉等合着的《贵州古代史》(1982年),贵州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夜郎考》第1、2、3集已先后出版。侯绍庄、余宏模、史继忠等60多位学者、专家、教学和科研人员先后发表了多篇论文,对贵州古代史不同时期的各个领域,进行了越来越深入的探讨。
对贵州远古的原始社会,已有一些文章根据贵州境内的考古发现进行考察。关于贵州古代史的先秦时期,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讨论:(1)商代的鬼方是在今贵州境域还是在我国西北?(2)今贵州在春秋时期是否存在牂牁古国?(3)战国时期庄伐夜郎是溯长江还是溯沅江而上?关于贵州在秦汉时期的历史状况,多数论文涉及社会形态问题。一些学者论证贵州古代在这一阶段是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有的学者从另一角度探讨这类问题,认为“大姓”统治下的牂牁社会,经历了一个由封建制逐步取代当地奴隶制的过程(周春元、王燕玉、强祥光、胡克敏:《贵州古代史》第63页,1982年;陈天俊:《从邑聚看夜郎社会性质》,《夜郎考》第二集,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对魏晋南北朝时期贵州史的研究,有的文章对今贵州西部在公元225年罗殿国的建立,进行了专题考证(王燕玉:《辩罗甸国与罗氏鬼国》,《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陆思明:《略论我国彝族古代社会及其发展》,《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陈天俊:《罗殿国形成史》,《贵州民族研究》1982年第4期)。关于贵州古代史的唐宋时期,有些文章考证了唐代黔州所属羁縻州(主要在今贵州)的社会经济、政治建置、民族分布等。有的还较详细地论述了唐代黔州各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陈天俊:《唐代黔州领督州县的民族状况与唐王朝的羁縻政策》,《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有的考证了两宋时在今贵州西南部的自杞国的族属、具体地点、以及与宋王朝的贸易关系等问题(史继忠:《自杞国初探》,《贵州文史丛刊》1980年第1期。章光恺:《播州杨氏族属初探》,《贵州文史丛刊》1982年第4期)。还有一些文章对宋代的八番、播州、思州等地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民族状况进行了论述(史继忠:《八番沿革考》,《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1期。史继忠:《对思州土司几个问题的探讨》,《贵州民族研究》1980年第3期。席克定:《贵州清镇、平坝宋墓族属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对明代贵州历史的研究涉及范围较广,有的文章研究了明代建立贵州县的原因、条件及影响(陈国安:《论朱元璋对贵州少数民族的政策》,《贵州民族研究》1981年第4期。范同寿:《明清时期水西土司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贵州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此外,对明代贵州卫所(“卫、所”是明代的基层政权机构)、教育、民族关系等方面,也有专文论述(陈国安、史继忠:《试论明代贵州卫所》,《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3期。余宏模:《明代水西慕魁陈恩墓碑探证》,《贵州文史丛刊》1980年第1期。欧多恒、王正贤:《明清时期的贵州教育》,《贵州社会科学》1984年第3期)。对清代贵州史的研究,以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明清中央王朝将民族地区的“土官”统治改变为中央王朝直接派遣“流官”〈外地官吏〉进行统治)和各族农民起义这两方面的文章较多(张永国:《略论贵州改土归流的特点》,《贵州文史丛刊》1981年第3期。胡克敏:《清代前期贵州领主经济向地主经济的发展》,《贵州社会科学》1981年第2期)。民有一些文章对清代贵州的重大事件、历史人物、经济状况、民族关系、政治建置等,也进行了探讨。
在贵州古代经济史方面,除了一些文章探讨贵州古代社会经济形态以外,还有许多文章分别对贵州古代的酒、朱砂、工矿业、蚕丝、纺织、蜡染、服饰、乐器、航道交通等,进行了专题考证和论述。
贵州古代民族史是贵州古代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100多篇论文研究了今贵州省内苗、布依、侗、彝、水、仡佬、土家、壮、瑶、回等民族在古代的形成、迁徙和他们在政治、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工艺美术、音乐舞蹈等方面的史实,特别是他们与古代“三苗”、“百越”、“百濮”、“氐羌”、“僚”、“昆明”等的源流关系。在他们之间的先后承袭、地域分布、社会形态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如有的认为现在的苗族是远古三苗后裔西迁,有的认为三苗并非族称,现在的苗族是五溪蛮后裔;有的认为彝族是远古西北羌人南徙与西南昆明、叟人的融合,有的认为彝族先民是西南土着昆明人;有的认为布依族是古代濮人、僚人后裔,有的认为布依族是古越人的后裔;仡佬族的族源,有的认为是僚人后裔,有的认为与古骆越人有密切关系。贵州侗族的来源,也有土着说和外来说两种,土着说认为是由本地古越人发展而来,外来说则认为是广西境域越人后裔一支的北迁,等等。在贵州古代民族关系史方面,也有不少文章作了论述,多数文章论述了今贵州与邻近地区民族间的相互交流和影响,还有些文章论述了贵州古代华夏——汉族与贵州少数民族的相互依存与融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