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肿瘤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妇产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7页(4702字)

生长在子宫颈的肿瘤因妇科窥诊而易被发现,可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一、子宫颈良性肿瘤

(一)子宫颈息肉

良性息肉来自宫颈管黏膜,呈蒂状,多数认为与子宫颈慢性炎症有关。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一般可为不规则的阴道出血或性生活后出血,息肉较大时,可出现白带增多,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

(2)体征

1)窥器下可见单个或多发的有蒂,鲜红色或暗红色质脆,大小一般在1cm以下,偶可见达数厘米者。

2)局部触之易出血,有时息肉可感染而形成局部坏死,常可同时伴有宫颈慢性炎症证象,少数可恶变。

2.辅助检查 窥器下看到息肉后,应作宫颈刮片,阴道镜等检查,有助于与宫颈癌、肉瘤等鉴别,较大息肉时应与宫颈肌瘤、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脱出宫颈相鉴别。

【治疗】

小息肉蒂根作钳夹后扭下送病理检查,局部出血可用纱布填塞止血,较大息肉时,根部作结扎并切除送病理检查。

(二)子宫颈肌瘤

常见于宫颈后唇,与子宫其他部位肌瘤相似,通常可有蒂,增大时,有局部压迫症状及造成盆腔器官变形。

【诊断】

(1)症状 白带增多,感染时伴脓血样带,子宫颈肌瘤增大时可有膀胱压迫症状,向后生长时可有直肠压迫症状,或有输尿管受压,肾盂积水、感染等出现。

(2)体征 宫颈增大不均匀,为肿瘤压迫而突出,而另外无肿瘤的宫颈可拉平,较大时阴道可为肌瘤所充塞,应与子宫内翻,带蒂黏膜下肌瘤,巨大子宫颈息肉相鉴别。

【治疗】

较小、带蒂的肌瘤可经阴道摘除,较大有压迫症状时应作全子宫切除,术时应注意手术较困难,注意邻近器官创伤之可能,必要时先用GnRH-a治疗,待肌瘤缩小后再手术(详见子宫肌瘤节)。肌瘤较小,又无症状,已近绝经年龄可随访观察。

(三)子宫颈白斑

目前认为与子宫颈癌发生有密切关系,有认为与内分泌因素或局部慢性炎症相关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一般白斑无症状,合并慢性炎症时可白带增多,局部易接触性出血。

(2)体征 子宫颈局部可见形态、大小、数目不等的不透明的白色区域,高出于周围黏膜面,表面白斑刮去后,可见底部有点状出血。

2.辅助检查

(1)碘液试验 局部涂碘后不着色,以此来确定病变范围。

(2)阴道镜检查 在碘液涂后确定范围的情况下,作局部阴道镜检查,并作局部活检,以排除早期癌变。

【治疗】

在排除恶变病况下,可作宫颈冷冻、电熨或激光治疗,经久不愈的宫颈重度糜烂者,可作锥形切除,作详细的病理检查排除恶变。

二、子宫颈恶性肿瘤

(一)子宫颈癌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以35~55岁为多见,其病因可谓多因素综合所致,与性生活有直接关系,可以与早婚、早育、多产、乱交、宫颈炎症及病毒的感染有着一定的关系。

子宫颈癌可分为鳞状上皮细胞癌(约占95%以上)与腺癌,按其发生、发展,在病理上可分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浸润癌。

临床分期见表1.5.2。

表1.5.2 子宫颈癌FIGO分期(1994年)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Ⅰ期以前常无典型症状,只在子宫颈细胞学常检查时发现,当癌肿浸润性后,常见有性交后出血,白带增多,当癌肿坏死时可有不规则阴道出血,稀薄、水样、带血、伴恶臭的排出物,晚期由于侵犯直肠,可有便血及直肠瘘等出现,同时全身往往合并恶液质等症状。

(2)体征 原位癌和早期浸润癌难以肉眼观察诊断,当癌肿发展时,可出现宫颈局部呈溃疡,表面坏死,边缘坚硬,底部高低不平,易出血,向外生长时呈现菜花样增生,脆而易出血,最易被忽略的为在颈管内生长,形成圆柱状子宫颈增大,坚硬,而宫颈表面可光滑而被漏诊,应引起注意。

妇科检查时早期常为一般宫颈炎的表现,应仔细作双合诊,三合诊检查,检查宫颈病变与周围组织状态,以确定各部位有无浸润及程度,可作出较为正确的临床分期。

2.辅助检查

(1)子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常用于筛检宫颈癌的辅助方法之一,取材应在宫颈移行带处,显微镜下读片需认真细致,切忌追求读片数量,以免漏诊及误诊。

防癌涂片用巴氏染色,结果分5级:Ⅰ正常;Ⅱ炎症引起;Ⅲ可疑;Ⅳ可疑阳性;Ⅴ阳性。Ⅲ,Ⅳ,Ⅴ级涂片必须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Ⅱ级涂片应在按炎症处理后重复涂片,作进一步检查。

(2)碘试验 碘溶液涂在宫颈及阴道壁上,观察其染色情况,在不染色区域进行活检取材可以提高阳性率。

(3)激光肿瘤固有荧光诊断法在病变区出现有色、荧光阳性提示有病变可能。

(4)阴道镜检查 宫颈刮片细胞Ⅲ级或Ⅳ以上,或有荧光阳性时,检查可示有无异型上皮或早期癌变,可确定病变部位,再作活检。目前,阴道镜检查已成为检查宫颈病变的最常用方法。

(5)子宫颈和子宫颈管活组织检查 应作为最后诊断依据,一般在宫颈移行带处,3,6,9,12点处活检,或在上述各辅助方法,可疑部位处取标本送病理检查,所取组织应有上皮组织,又要有间质组织。若刮片报告为Ⅲ级以上,活检报告阴性时,应用小刮匙搔刮宫颈管,括出物送病检。

(6)宫颈锥形切除 对刮片阳性,而活检阴性者,或活检原位癌不能排除浸润癌时,作此手术取组织进一步仔细检查。

(7)宫颈癌明确诊断后,应依病员具体病变情况进行肺片、膀胱镜、肾盂造影、直肠镜检查,亦有主张增加淋巴造影等检查,以确定其临床分期。

3.鉴别诊断 临床上应对子宫颈炎,结核、息肉、阿米巴性宫颈炎,妊娠时宫颈乳头状瘤,葡萄状肉瘤及下疳作鉴别,主要靠病理检查排除上述病变。

【治疗】

1.治疗原则 预防为主,健全防癌保健网,普及防癌知识,定期妇科宫颈刮片检查,积极治疗宫颈炎症,及时诊治不典型增生及原位癌病变。

2.治疗方法 早期宫颈癌应用手术或放疗效果相似,晚期以放疗为主辅以化疗。

(1)原位癌 多主张全子宫切除术,年轻患者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者可作宫颈锥切术,但应密切随访。

(2)镜下早期浸润Ⅰa Ⅰ期扩大全子宫切除术,即切除全子宫及1~2cm阴道组织,Ⅱ期可作扩大全子宫切除术或子宫次根治术。

(3)浸润癌 常用方法有手术、放疗及手术合并放疗3种,放疗适用于各期,手术适用于Ib期~Ⅱa期,宫颈腺癌对放疗敏感性差些,尽量争取手术或手术加放疗。

(4)由于宫颈癌直接浸润外,易予淋巴转移,手术时采用子宫根治术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5)放疗治疗 包括体外及腔内两种,体外多用直线加速器,60Co(钴-60),腔内照射多用后装治疗机,早期病例以腔内放疗为主,体外照射为辅,晚期以体外照射为主,腔内照射为辅,腔内照射为控制局部病灶,体外照射用以治疗盆腔淋巴结及宫旁组织处病灶。

(6)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 往往在局部病灶较大,经放疗缩小病灶后进行手术,或术后实有转移或残留,可在术后加以放疗。

(7)子宫颈癌合并妊娠治疗 较少见,由于盆腔血流,淋巴流速增加,可促使发展及转移,因此一般不应阴道分娩。原位癌时可随访,足月剖腹产后随访,产后4~6周乃为原位癌,按原位癌处理;浸润癌应立即终止妊娠;Ⅰb,Ⅱa合并早孕者,可作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清扫术,或先体外照射,待自然流产后,再行腔内照射;Ⅰb,Ⅱa期合并中、晚期妊娠者,可同时作剖宫取胎术及根治术,或剖腹取胎术后加体外照射及腔内放疗;≥Ⅱb期合并早孕者,先体外照射,待胎儿自然流产后再腔内放疗;≥Ⅱb期合并中、晚期妊娠者,先剖宫取胎,后体外及腔内放疗。

(8)化疗 一般只作为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或作为晚期的姑息治疗手段。常用方法,有局部注射,配合静脉用药,常用药物为CTX,5-FU,近年来介绍用博来霉素(国产为平阳霉素)有一定效果。有主张盆腔动脉插管化管化疗,经腹壁下动脉、股动脉或骼内动脉插管,使肿瘤缩小后加以手术或放疗。

(9)晚期宫颈癌治疗 近年来亦有介绍用麦角溴隐亭,在症状等改善及缓解起到一定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