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18页(1692字)

【释义】: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是指因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引起的呼吸窘迫症。主要发生在早产儿,临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为主要表现。

围产期缺氧、新生儿窒息、母亲患糖尿病者均为高危因素。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早产儿多见。尤其是体重<1500g极低出生体重儿发病率高。刚出生时哭声可以正常,6~12h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逐渐加重,伴呼气性呻吟。

(2)体征

1)有鼻翼扇动,三凹症,呼吸变慢,呼吸暂停,并迅速出现呼吸衰竭。

2)肺呼吸音减低,吸气时可听到细湿啰音。

3)重症多在2~3d内死亡,能生存3d以上者大多存活。

2.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1)PO2降低,PCO2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2)表现低钠、低钙、低血糖、低蛋白血症及高钾、高氯、高胆红素血症。

(2)X线表现 X线所见可分为四级。Ⅰ级:肺野透亮度普遍降低,内有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状网状阴影;Ⅱ级:除颗粒网状阴影外,出现支气管充气症;Ⅲ级:肺野呈毛玻璃样,横膈及心影模糊。Ⅳ级:全肺透亮度丧失,呈“白肺”。

【治疗】:

(1)护理 保持正常体温,监护生命体征。注意液量和营养,必要时静脉高能营养液。

(2)供氧和机械呼吸 轻症可用鼻塞、面罩持续气道正压给氧(CPAP)。如氧浓度(FiO2)已达0.8,而PO2仍在6.65kPa(50mmHg)以下使用呼吸机,采用正压通气,初调值为最大吸气峰压(PIP)1.96~2.45kPa(20~25cmH2O),呼气末正压(PEEP)0.29~0.49kPa(3~5cmH2O),频率30~40次/min,吸氧时间0.4~0.6s,吸呼比例1∶1,FiO2为0.6~0.8。同时进行呼吸力学监测与血气监测。

(3)肺表面活性物质替代疗法 PS替代为NRDS的病因治疗。第一次剂量100~200mg/kg,第二次和第三次剂量可减到100mg/kg,每次间隔约8~12h,以3~5ml生理盐水稀释。从气管插管直接滴入肺,滴入时宜转动婴儿体位(仰卧、右侧卧、左侧卧、再仰卧,每个方向滴入1/4量)。

(4)抗生素治疗 由于肺透明膜病不易与B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鉴别,故多主张同时试用青霉素治疗,剂量每日20万~25万u/kg,分3~4次静滴或肌注。

(5)液体治疗 第1天约需每日50~60ml/kg,第2~4天每日60~80ml/kg,第4天以后增至每日80~120ml/kg。

(6)对估计早产的孕母,在分娩前给予DX每日10mg肌注或静滴每日1次,连续3d,应在孕妇分娩前7d给予。亦可加用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每次0.4mg,每8小时1次共4次。早产儿给予沐舒痰每次7.5mg/kg,每日4次,连续5d,以预防NRDS的发生并应积极防治早产和宫内缺氧。

(7)恢复期发生动脉导管开放,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0.1~0.2mg/kg,每日1~2次口服,总剂量不超过0.6mg/kg。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