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副伤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80页(2553字)

【释义】:

伤寒及副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和副伤寒杆菌甲、乙、丙引起的传染病,以长期发热,常伴腹痛、腹泻、肝脾肿大和白细胞低下、部分病例有玫瑰疹、相对缓脉为特征。可并发肠出血或肠穿孔。本病好发于夏秋季,卫生条件差的地区可流行。

【诊断】:

1.流行病学 病菌经感染者的粪便排出,随污染的水或食物侵入机体,引起感染。病后免疫力较稳固。本病全年散发,夏秋季较多见。伤寒多见于年长儿,而副伤寒多见于婴幼儿。询问接触史及个人卫生习惯。

2.临床表现 小儿伤寒多表现为轻而不典型,起病急,几乎均有发热,尤以伤寒、副伤寒乙型和丙型为明显,常为高热。体温呈弛张型,肝脾肿大多见,相对缓脉,玫瑰疹少见,外周血象白细胞多无明显下降,易并发支气管肺炎,肠道并发症少见。

伤寒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起病徐缓,初期体温呈梯形上升,约一周后进入极期,呈稽留高热,高达39~40℃,伴面色苍白、表情淡漠,纳差、腹胀、便秘等中毒症状。查体可见相对缓脉、肝脾肿大,部分患者发病第6~12天于胸腹部出现少许玫瑰疹。病后第4周病情好转,进入缓解期。

伤寒不典型的临床表现可分为

(1)轻型 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毒血症轻,多见于早期用抗生素治疗或曾作预防接种者。

(2)重型 起病急、毒血症严重,病情凶险有过高热、休克,可有中毒性脑病、DIC等表现。

(3)迁延型 多见于合并慢性血吸虫病,慢性肝炎的患者,起病同典型病例,发热持续5周以上或数月之久。

(4)逍遥型 毒血症轻微,多无明显症状,常可保持正常生活。少数病例可以肠出血或肠穿孔为首发症状。

部分患者进入恢复期前,体温尚未降至正常时重又上升,称“再燃”。有些患者在热退1~3周临床症状再现,称“复发”。

副伤寒甲、乙、丙的临床表现和伤寒相似,一般病情轻、病程短,部分副伤寒丙的患者表现似急性胃肠炎,或以脓毒血症为主要表现。

3.辅助检查

(1)血象 白细胞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定期复查嗜酸性粒细胞,有助于病情观察及判断预后,它随病情好转逐渐回升。

(2)细菌学检查 血培养是确诊依据,病程早期即可阳性。骨髓培养阳性率较血培养高,尤适用于血培养阴性,诊断困难者。病程后期粪便和尿培养可发现病原菌。

(3)血清肥达反应 病程第一周末开始阳性,标准为“O”凝集素≥1∶80、“H”凝集素≥1∶160。其效价随病程演进而递增,恢复期应有4倍以上上升,病愈后可持续数月之久。肥达氏试验敏感度约90%,但特异性不强。

(4)其他 常有ALT增高和各种免疫球蛋白增高,部分患者补体C3下降,C4相应升高,提示毒血症严重。

4.鉴别诊断 其他引起肠热病的沙门氏菌感染,播散性结核、疟疾、布氏菌病、病毒性肝炎等。伤寒早期临床表现可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或尿路感染相似。

【治疗】:

1.一般治疗及对症治疗 卧床休息,注意体温、脉搏、血压变化。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少渣的饮食。高热者以物理降温。保持水与电解质平衡。腹胀者可用肛管排气。

2.病原治疗 参考药敏结果。

(1)氯霉素 每日1~1.5g,分4次口服,儿童按每日25~50mg/kg计算,分4次口服,体温正常后剂量减半,疗程不少于2周。治疗期间每周复查白细胞总数2次,如低于2.5×109/L时应停药。

(2)喹诺酮类药物 如诺氟沙星每日10~15mg/kg,氧氟沙星每日10~15mg/kg,疗程7~10d。孕妇和16岁以下儿童慎用。

(3)氨苄西林 每日100~200mg,分3~4次肌注或静注。用于对氯霉素有禁忌者。大剂量应用可治疗带菌者。

(4)复方SMZ-TMP 按TMP每日8~10mg/kg,分2次口服。

(5)其他 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对伤寒杆菌有强大作用。适用于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而喹诺酮类药物不适用的患者。

3.并发症的治疗

(1)肠出血 卧床静卧,禁食或进食少量冷流质。应用维生素K、酚磺乙胺(止血敏)等。酌量输血。大出血时可采用手术治疗。

(2)肠穿孔 争取早期确诊,注意抗休克及全身支持治疗,有条件者可采用手术治疗。

(3)中毒性心肌炎 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GIK溶液;有心功能不全时,慎用小剂量毛地黄。

(4)溶血性尿毒综合征 在应用抗菌治疗同时,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5%NaHCO3,必要时可作腹膜或血液透析。

4.带菌者治疗 氧氟沙星每日10~15mg/kg,分2次口服。疗程28d。有胆囊病变者可作胆囊切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