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特种加工手册

离子束加工的应用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特种加工手册》第599页(4192字)

可分为3个应用领域:离子溅射沉积加工及离子镀(统称离子附着加工)、离子刻蚀加工及离子注入.

9.3.3.1 离子溅射附着加工

离子溅射附着加工(或称为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PVD),包括离子溅射(vacuum sputtering)及离子镀(ion plating),如图9-17所示.

图9-17 离子溅射加工及离子镀

(a)离子溅射沉积加工;(b)离子镀.

1—离子源;2—吸极;3—离子束;4—工件;5—靶材

溅射镀膜是在真空条件下(一定充氩气),采用辉光放电技术,将氩气电离产生Ar+,Ar+在电场力作用下加速轰击阴极,使阴极材料被溅射下来沉积到工件表面形成膜层的方法.

离子镀是在真空条件下,利用各种气体放电技术,将蒸发原子部分电离成离子,同时产生大量高能中性粒子,沉积于工件表面形成膜层的方法.

(1)离子溅射 见图9-17(a),用能量为0.1~5keV的离子束3轰击靶材5,离子束将靶材原子轰击出并令其沉积到工件4的表面上形成膜层.

(2)离子镀 一方面是靶材5出射的原子向工件4表面沉积,另一方面还有高速中性粒子打击工件表面.其特点是:

①镀层与工件表面同时存在物理气相沉积及化学反应,故镀层结合力高,可达10~20MPa;

②膜层均匀致密、韧性好;

③适应性强,可镀耐腐蚀膜、润滑膜、硬质耐磨膜、装饰性膜等,可镀金属,必可镀非金属;

④沉积速度快,可达50μm/min.

目前离子镀已获广泛应用.如模具表面镀TiN或TiC耐磨层;表带及表壳上镀TiN金黄膜层;陀螺仪的球轴承上镀TiC耐磨层等等.

9.3.3.2 离子刻蚀

图9-18为离子刻蚀加工示意图.离子束3(所带能量为0.1~5keV)打到工件4表面上,当高能高速离子打击到工件表面上所传递的能量超过工件表面原子(或分子)间键合力时,材料表面的原子(或分子)被溅射出来,从而达到加工目的.

图9-18 离子刻蚀加工示意图

1—离子源;2—吸极;3—离子束;4—工件

(1)离子刻蚀加工范畴 包括离子铣、离子研磨、离子抛光、离子减薄等.为避免入射离子与工件原子发生化学反应,离子刻蚀加工选用氩、氪、氙等惰性气体.

(2)离子束加工非球面透镜 图9-19为用双等离子体型离子枪加工非球面透镜的装置.工件13(非球面透镜)具有摆动和旋转两种运动.离子枪3为双等离子型,即利用阴极5及阳极8之间低气压直流电弧放电原理,将惰性气体在阳极小孔上方的低真空(1.33Pa)等离子化,引出电极10再将正离子导向阳极小孔下面的高真空区(1.33×10-5~1.33×10-6Pa),通过静电透镜12聚焦形成高密度离子束.双等离子体型离子枪电离效率高(高达50%~90%),密度高(可达1014离子数/cm3),故广泛应用.离子刻蚀加工非球面透镜加工原理见图9-20.加工过程如下:

图9-19 离子束加工非球面透镜装置

1—加工室;2—至第—真空泵;3—离子枪;4—氩气;5—阴极;6—中间电极;7电磁铁;8—阳极;9—控制电极;10—引出电极;11—离子束;12—静电透镜;13—工件;14—至第二真空泵

图9-20 非球面透镜加工原理图

1—回转轴;2—离子束;3—工件;4—离子束;5—摆动轴

先将毛坯加工为与非球面透镜十分近似的凸面半径为R的近似球面.然后使它的球心与摆动轴5重合,使透镜的光学轴与旋转轴1重合.此外令离子束2的轴线偏离摆动轴适当距离e(在摆动面上),以便保证被加工的非球面透镜在任何位置时,离子束对于所加工的透镜中心的入射角θ均为定值.

(3)离子刻蚀的优点 主要有以下几点.

①具有超精微细加工能力.例如:半导体工业中可刻出宽为0.1μm的线条;在光学工业中已能刻出间距为0.28μm甚至0.13μm的光栅等.

②加工精度极高.一般误差可控制在5μm以下.

③可加工材料范围广,并且不影响材料性能.金属、半导体、非金属(如橡胶、塑料、陶瓷等)均可进行离子刻蚀.

④刻蚀在真空中进行,故对加工材料污染少,对工件表面造成的应力也小.

9.3.3.3 离子注入

(1)什么是离子注入?如图9-21所示.用10~600keV能量的离子束轰击工件表面,以改变表面层性能的方法,称为离子加工.

图9-21 离子注入加工示意图

(2)离子注入的特点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通过调节离子束能量、束流强度、作用时间等参数,可以控制注入元素数量及注入深度.

②注入何种元素,不受限制;注入元素的数量,也不受材料溶解度限制.

③可在不同温度(低温、高温、室温)下注入.

④注入工件表面元素的均匀性好、纯度高.

⑤设备贵,成本高,生产率低.

(3)离子注入装置(制造P-N结装置) 离子注入装置示意图见图9-22.其基本结构由离子枪、离子的高压加速系统、分离出所需要的离子的磁分析器、使离子均匀注入硅片的扫描系统、安放被处理硅片的注入靶室及真空排气系统等部分组成.

图9-22 离子束注入示意图

(4)离子注入与材料表面改性 当材料表面被离子注入后,表面性能发生变化.例如:在铌表面注入锡,可获Nb3Sn超导表面;在铁表面注入硅则可形成氏体结构的强化层;在铁表面注入氧(氧离子能量为10keV,密度为大于1017离子数/cm3),则在铁表面可形成Fe3O4的表面层,耐蚀耐磨.表9-4列出了离子注入对工件(金属)物化性能的变化.

表9-4 离子注入金属后对材料改性

(5)离子注入的应用 离子注入目前最主要的应用在半导体掺杂方面,即把P或B等“杂质”注入单晶硅中规定的区域及深度后,可以改变导电的型式(P型或N型)和制造P-N结.离子注入数量、P-N结浓度、注入区域均可精确控制,所以用这种方法可以制作半导体器件和大规模集成电路.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微波低噪音晶体管、雪崩管、场效应管的制作.

此外,离子注入已较多应用于金属表层改性,获得耐蚀、抗疲劳、润滑、耐磨性.同时离子注入在光学方面可以制造光波导.例如,向石英玻璃中注入离子,可使注入层的折射率增加形成光波导.

9.3.3.4 离子束曝光

离子束曝光与电子束曝光一样,也是在涂有抗蚀剂(亦称为掩膜层)的工件表面进行的.与电子束曝光比较,离子束曝光的特点有以下几方面.

(1)图形分辨率及灵敏度 离子束曝光的图形分辨率及灵敏度均高于电子束曝光,它可以描绘出线宽小于0.1μm的微细图形.

(2)注入深度 由于离子质量大、颗粒大,离子射入膜层内的阻力也大,故离子在掩膜层内的注入深度小于电子束注入深度.

(3)掩膜层灵敏度 离子束注入深度较校离子能量能被掩膜层充分吸收,大大提高了掩膜层的灵敏度.实验表明,当使用相同抗蚀剂为掩膜层时,离子束曝光的灵敏度比电子束曝光灵敏度高一个数量级以上.

上一篇:照相制版 下一篇:光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