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商业出版社《新世纪工会办公室实务操作大全下卷》第911页(2012字)

我国企业职工内部的阶层分化,开始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并随着体制改革的深化逐渐显现。中国加入WTO是迈向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职工内部的阶层分化的进程。这样的变化对工会工作将有直接的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由严格的户籍制度、单位制度、干部和工人区分对待的档案制度共同构成的身份制度。在这样的身份制度下,人们习惯于将企业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工人阶级”,并按照身份的不同将职工分成工人和干部(一般将技术人员划在干部范围之内)。工人和干部的区别是由政府或行政制度规定好的。即使有从工人中提拔干部等转变身份的方式,但二者之间的疆界难以逾越。这种分层体系体现了刚性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这种阶层结构受到国家有力的干预,对个人带有很强的外部强制性。对于职工来讲,改变社会地位的渠道很少。至于对行政隶属、归属和行政级别变更的规定就更加严格。由于制度的刚性带来的封闭性,极大地阻碍了人们在不同身份、不同单位之间的流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所有制、身份、单位和行政制度是由国家规定的、直接分配社会资源,进而分配个人社会地位的制度化手段。因此,社会学研究通常依据的划分阶层的标准,诸如职业、教育水平、社会声望、收入、权力等指标都几乎丧失了原有的意义。这种体制的最大弊端就是会在很大程度上束缚职工的积极性和活力,人们的后天努力与地位的变迁没有十分直接的关系。

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社会经济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政策的调整和国家现代化的推进导致了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其规模和速度都令人瞩目。有人认为,社会结构的变迁是中国社会近20年以来意义最大、最为根本的变化。随着改革的推进,原来在很大程度上由制度安排的身份体系开始让位于新的阶层体系,尽管在许多方面还保留着传统体制的影响。

导致职工内部阶层结构变化的根本因素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具体来讲,包括以下几个因素:所有制的多样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影响工人阶级内部分层的两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在所有制方面,一方面是国有企业自身的改制,导致了逐渐市场化的分层结构的出现。另一方面,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大量出现。这样,可以将原来单一的公有制企业职工划分为国有企业职工、城镇企业职工、外资企业职工、乡镇企业职工、私营企业职工。工业化进程的提速以及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也加速了职工在不同产业和行业的流动频率。传统产业工人数量明显下降,在第三产业就业的职工人数增加。另外一个因素是大量农民工的出现使得工人阶级队伍的数量扩大并显现出新的特征。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大量出现的下岗职工成为一个新的特殊的阶层。

在企业内部,阶层分化越来越显现出职业分化的特征。职业对阶层分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管理者和非管理者(技术人员和工人)之间差异的扩大。职业分化对企业内部职工分层的影响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逐渐显现的。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职业为主要标志的职工内部阶层分化基本形成。在相关的研究中,有对职工内部分层的不同见解。一般来讲,多数人赞同将职工分为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和下岗工人四个层级。管理者一般指公有制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他们逐渐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利益实现方式有别于企业的其他职工。技术人员拥有较高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水平,在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人是职工队伍中人数最多的阶层,指的是在企业中从事生产的体力劳动者。现在,工人分成两个主体部分,一是国有企业工人,是传统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在外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企业就业的工人,是改革的产物。这部分工人的数量正在壮大。另外,还有一个正在形成的边缘群体,即主要由城镇下岗和失业工人共同组成的下岗职工群体。

职工内部结构的变化所包括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在诸多变化中,国有企业职工阶层的变化居于主导地位。因为它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而改革以后出现的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内部的分层在企业一经建立就以雇佣关系为基础基本上固定好了。

中国已经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的背景下,职工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职工队伍的状况和变化依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社会结构的变迁。对当前职工分层结构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于工会工作者来讲,更具有实践意义。在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工会的组织发展、工作重点和内容的转移,都应该依据职工队伍内部结构的变化和职工群众对工会的要求加以调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