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战术原则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商业出版社《最新单位消防工作实务全书第一卷》第276页(12997字)

灭火战术原则,是指导灭火战斗的原则。《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条令(试行)》中规定,“公安消防部队在作战行动中必须做到统一指挥、准确迅速。根据火灾现场的不同情况,按照“先控制、后消灭”的原则,正确运用各种战术,尽快扑灭火灾,尽力减少火灾及其他损失”。这就是对灭火战术原则的表述。它揭示了灭火战术原则的基本内容和要求:以集中兵力打歼灭战为指导思想,从灭火战斗的全局出发,实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

(一)灭火战术原则的含义

先控制,后消灭战术原则的基本含义包括控制与消灭、局部与全局、被动与主动的辩证统一关系。

1.控制与消灭的辩证统一

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既把防止火势蔓延和消灭火灾辩证的统一起来,又将战略上防御和战术上进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所谓控制,是战略上的积极控制,而不是消极地控制,在控制的前提下消灭阵地前蔓延的火势,巩固阵地,不断扩大战果,逐步向火点进攻,缩小燃烧范围,为全面彻底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对不同的火灾,有不同的控制方法。一般的说,有直接控制火势,防止火灾扩大;有冷却控制,即对燃烧和邻近的生产装置、液体和气体贮罐进行冷却,防止装置、罐体变形破坏或爆炸;有防止飞火,防止复燃;有排除或防止爆炸物品发生爆炸等。控制,有时需要采取战术措施,有时则需要采取战术和工艺措施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有时在消灭火灾之前控制,有时却在消灭火灾之后,为了防止再次发生复燃或爆炸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是在灭火之前就已预料到并做了必要准备,这也是施之于再次发生燃烧或爆炸之先,不能因此说是先消灭后控制。

所谓消灭,是在控制的前提下,主动向火点进攻,不是消极的等待控制之后再进攻。控制和消灭不能截然分开,而是在控制的过程中消灭,将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积极主动的从不同方向进攻火点,以期达到迅速全面彻底消灭火灾的目的。

(2)从火灾发生的过程看,先控制,后消灭符合火灾发展的规律。火灾发生之后,火势借助于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以及风向、风速等客观因素,由小到大向周围蔓延,不断扩展其燃烧范围,而且在风的影响作用下,向下风方向的蔓延更加迅速。特别是在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气体火灾中,火势蔓延的极快。只有正确地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才能有效地控制火势,迅速消灭火灾。

(3)从灭火战斗的实践看,先控制,后消灭符合灭火战斗的实际。消防队到达火场要消灭正在发展蔓延着的火灾,必须根据火势和自己的兵力情况,从火场的全局出发,与火势针锋相对。首先,部署兵力对火势实施控制,阻止火势蔓延扩大,把火势控制在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燃烧的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为灭火战斗进攻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尔后,向火点展开全面进攻,彻底消灭火灾。

先控制,后消灭,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控制之中进行消灭,达到有效地控制;消灭之前,必须控制,达到彻底消灭火灾的目的。控制是消灭火灾的重要的前提,消灭是控制的继续和发展,只有实现有效地控制,才能达到迅速消灭火灾的目的。

2.局部和全局的辩证统一

凡带有统筹火场各个方面和灭火战斗各阶段性质的,都是灭火战斗的全局。局部隶属于全局;全局统帅局部,决定局部。任何一级指挥员都要自觉地树立全局观点,使局部服从全局。有时局部可行,但全局不一定可行,这时就必须“见利不趋”,不能因小失大。例如,扑救天然气井喷、液化石油气贮罐和煤气管道火灾时,如果直接向火焰射水或喷射干粉,虽然,对扑灭正在燃烧的火焰是可行的,但是从火场全局来看是不可行的,因为混合的可燃气体遇到明火还会产生复燃,甚至发生爆炸,这对整个火场更危险。在扑救这类火灾时,必须从火场的全局出发,首先对井口设备、贮罐、管道及周围建(构)筑物等进行冷却保护。采取措施制止气体外喷,其次才能集中兵力灭火。

全局是由它的一切局部组成的,火场指挥员也必须关心局部。由于事物矛盾的不平衡性,各个局部在全局中的地位是不平衡的,有的局部本身就有全局意义,起决定作用。在指挥灭火战斗中,对带有全局意义的局部,要特别加以注意。在灭火战斗部署上要选择对全局有决定意义的局部。例如,油库发生火灾,当消防队到达火场时,有几个油罐同时燃烧,火势向下风方向油罐群蔓延,由于到达火场的消防队兵力不足以全面包围燃烧的油罐。面对这种情况,就必须把到场的兵力部署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在控制火势的前提下,对燃烧油罐进行冷却,控制火势,造成局部优势,把火势压下去,再由局部优势变为全局优势,进一步扩大战果,对燃烧油罐发起全面进攻,彻底消灭火灾,保证整个油罐区的安全,取得灭火战斗的胜利。

局部和全局相辅相成,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火场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也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指挥员要认识这种转化的可能性和现实性,积极主动地创造有利于向好的方面转化的条件,加速转化。灭火指挥员到达火场,根据对火情的判断,确定火场主要方面,即有关全局的重要方面,把兵力部署在这个主要方面,经过指战员的英勇奋战,控制了火势。完成了主要方面的战斗任务。这时,主要方面即关系到全局的重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原来的次要方面上升为主要方面,火场指挥员要随时掌握火情变化,及时调整兵力部署。例如,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确定防止爆炸为关系到全局的主要方面,扑灭火点暂时为次要方面,经过战斗排除了爆炸的危险,关系全局的有爆炸危险的主要方面降为次要方面,而消灭火灾由原来的次要方面,上升为关系全局的主要方面。再如,防止复燃、倒塌等,在消防队刚到火场时是次要方面,但在扑灭火灾之后,就可能由原来的次要方面变为主要方面。因为一旦忽略了这些方面,就可能带来全局性的灾难,使灭火战斗前功尽弃。

任何一个火场都有其全局和局部,火场指挥员要通过各种侦察手段了解情况,判明什么是全局,什么是局部。同时,还必须明确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做到胸有全局,关照全局,服从全局,这是每个指战员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

3.被动和主动辩证的统一

火灾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事前对发生火灾的时间、地点、火势等具体情况难以预料,虽然灭火作战计划强调加强第一出动力量,但消防队到达火场时,灭火力量常处于劣势,灭火战斗处于被动地位。要迅速改变这种局面,变被动为主动,就必须正确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首先把到达火场的兵力,集中部署在火势蔓延的主要方面,控制火势不使其发展蔓延扩大。从全局看,灭火力量是劣势,灭火战斗处于被动地位,但从控制火势蔓延这个局部来看,灭火力量是优势,灭火战斗处于主动地位。经过战斗,火势被控制,战果逐步扩大,灭火力量由局部优势变为全局优势,灭火战斗由被动变为主动,最后取得全面的胜利。

实践证明,只要指挥员正确理解和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就能根据火情和自己兵力的具体情况,处理好控制与消灭、局部与全局、被动与主动的辩证关系,促使矛盾朝着有利于消灭火灾的方面转化。

(二)运用灭火战术原则的要求

正确地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首先要求掌握和认识火场的客观情况,使自己的主观指导符合火场的客观实际,准确地捕捉战机,灵活指挥,合理使用兵力。

1.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

正确认识客观,达到主客观一致,是指导灭火战斗取得胜利的基础,是贯彻战术原则,多打胜仗,少打败仗的关键。

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和火情侦察,是达到主客观一致的根本方法。在平时要对责任区进行调查研究,掌握重点单位、要害部位、生产装置设备、厂房消防水源、道路和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性质等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灭火作战计划,组织指战员学习和演练,做到胸中有数。一旦发生火灾,就可以按照灭火作战计划进行战斗,这是实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必要条件。

现场侦察。根据火情进行临场指挥,是实现先控制,后消灭的必要手段。灭火作战计划,只能反映一般情况,还必须进行火情侦察。指挥员到达火场后,在平时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应认真进行火情侦察,查明:火点部位,燃烧对象的性质、特点,火势蔓延的方向,对周围的人员、可燃建筑和可燃物质的威胁程度等,经过分析判断,确定火场主要方面,正确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合理地使用兵力,首先对蔓延的火势进行控制,然后全面包围火点,消灭火灾。

主观指导必须符合客观实际是贯彻先控制,后消灭战术原则的基础,否则,战斗必然失败。

2.掌握有利时机

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什么样的火场,都存在着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有利时机。只要指挥员认真观察了解,就能发现和把握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

灭火战斗的实践证明,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如下。

(1)火灾的初期阶段是扑灭火灾的有利时机。火灾的初期阶段燃烧面积不大,烟和气体对流速度比较缓慢,火烟本身热辐射不强,如果火灾在室内,此时受外界影响很小,在一般建筑物里,大约在10~15min是浓烟状态的不完全燃烧,消防队如果在这个阶段到火场,抓住有利时机,就能把火势控制在初期阶段,予以迅速消灭。某些火灾有时开始就进入发展阶段或猛烈阶段。根据这一特点,寻找有利战机,控制火势,消灭火灾。

2.石油、化工物料、生产装置发生爆炸之前或第一次爆炸之后,再次发生爆炸之前是排除爆炸的有利时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就能防止或排除爆炸,为消灭火灾创造有条件。

3.建筑物倒塌之前是冷却保护承重结构,防止变形和倒塌的有利时机。抓住这个有利时机,控制火势,保护承重结构,就能防止倒塌。

4.原油罐(池)火灾,在沸溢、喷溅之前是扑救的有利时机。应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对燃烧油罐和邻近油罐进行冷却,防止罐壁变形破坏和油品沸溢、喷溅,控制火势,为消灭火灾创造有利条件。

把握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是实现先控制,后消灭的重要环节,只有把握好了灭火战斗的有利时机,就能夺取灭火战斗的主动权。

3.运用战术原则的基本作战形式

为了达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目的,应有适当的作战形式。

(1)积极控制

所谓积极控制,就是积极防御,在控制之中消灭,在防御之中进攻。企业生产装置、贮罐发生火灾,已进入发展阶段,燃烧猛烈,蔓延迅速,对临近的生产装置、设备、贮罐、厂房构成较严重的威胁。火场指挥员面对这种情况,必须迅速判明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采取积极控制,即积极防御的作战形式,集中火场上的兵力控制火势蔓延,同时请求增援力量,消灭火灾。

(2)重点设防

所谓重点设防,就是在火强灭火力量弱的情况下,为了减少火灾损失,把兵力部署在火场的主要方面,设防保护。例如,企业生产装置发生火灾时,为了保护受火势威胁严重尚未燃烧的生产装置,应根据火势和兵力的具体情况,把兵力部署在保护生产装置的主要方面,重点设防,保护生产装置。当火势发展到猛烈阶段,已蔓延到附近的建筑物或生产装置时,需要较强的兵力,才能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因而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指挥员就必须集中火场上的兵力,采取重点设防的作战形式,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重点守护

主要指对易燃,可燃液体和气体贮罐火灾,消防队到达火场不能立即灭火,在这种情况下,要组织力量对贮罐进行守护冷却,保护周围的可燃建(构)筑物和设备等,同时迅速进行灭火准备工作,待准备工作完成后,集中兵力,统一指挥,向火点发起迅猛进攻,全面彻底消灭火灾。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作战形式,在实际灭火战斗中,要根据不同燃烧对象和兵力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作战形式。

(三)运用灭火战术原则的依据

能否正确地用打快攻,打近战,先控制,后消灭的战术原则是关系到灭火战斗成功与失败的一个重要问题。消防队在实际灭火战斗中,必须根据着火对象的特点,起火部位,火势蔓延方向和速度以及火势对火场周围的可燃物质、建筑物等的威胁程度,来确定控制火势的方向、距离、部位、控制方法,作战形式和所需要的灭火力量等。

1.根据火势蔓延速度确定控制火势的距离

火场上各种可燃、易燃物质的特性、形态、存放方式、着火部位,建筑物的耐火程度,构造形式,热辐射的强度,风向风速等都对燃烧速度有一定的影响。着火的对象不同,火势蔓延的速度也不同。一些企业生产装置设备发生火灾,火势蔓延速度快。应根据火场的情况和技术装备的特点,确定控制火势的距离。

一般说来,可燃物质、建筑物、露天堆垛等火灾受风向风速的影响较明显。我国规定的15分钟消防时间是根据一般可燃物质、建筑物确定的,具体介绍如下。

从开始起火到消防队到达火场,战斗展开水枪(水炮)射出水流,这段时间我国定为15分钟消防时间,它是依据火灾的初期阶段确定的。15分钟消防时间的具体分配如图2-5-1所示。

图2-5-1 15min消防时间的分配

根据有关资料介绍,一般建筑物火灾的蔓延速度,在3~5级风的情况,每分钟为1.5~3m。一般建筑物火灾,初期阶段为15分钟。

15min火势蔓延的距离,加上必要的校正量就是控制火势的实际距离。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式中 s——控制火势的距离;

v——火势蔓延速度;

t——初期火灾时间;

n——校正量。

例:假设某民用建筑物发生火灾,当天风力为3级,蔓延速度每分钟1.5m,消防队在接到报警15min内到达火灾现场展开战斗,校正量为1.5m(1min),计算控制火势的实际距离。

解:根据 s=v·t+n

=15v+n

=15×1.5+1.5=24(m)

注:校正量不是固定的,应根据火场的复杂程度来定,大致为1~3min的火势蔓延距离。

2.根据火势蔓延的方向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

任何一个火场都有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和次要方向,其主要蔓延方向,通常是下风方向,火场指挥员要在这个主要方向上,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部署兵力,设置水枪(水炮)阵地。

(1)对建筑物火灾的控制

可以根据建物的构造形式、层数、防火分隔物、楼梯间、出入口、天窗等具体情况,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

①单层建筑物一端起火,火势通过走廊等途径向另一端蔓延。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时,应视火势蔓延的速度,留出适当的提前量,从建筑物中间部位的走廊、房间、门窗进攻,切断火势蔓延路线,堵截火势,包围火点消灭火灾。如图2-5-2所示。

图2-5-2 单层建筑一端起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②单层建筑物中间起火,火势向两端蔓延。控制火势应以下风方向为主要方向,根据火势蔓延的速度,确定控制火势的部位,部署兵力从门、窗进攻,对上风方向也应部署适当的兵力,从而切断火势的蔓延路线,包图火点,消灭火灾。见图2-5-3所示。

图2-5-3 单层建筑物中间起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③闷顶一端着火、火势突破外壳后,向下风方向蔓延很快,控制火势的部位应根据火势蔓延的速度,在下风方向留出适当的提前量,部署兵力控制火势。通常情况下的进攻路线有:从窗口进入室内破拆天棚进入闷顶实施内攻;从房盖的天窗或破拆房盖实行外攻,使火势既不会从外部向下风方向蔓延,又不能在室内发展。同时应考虑火势向上风方向蔓延的可能性,部署适当的兵力防御。如图2-5-4所示。

图2-5-4 闷顶火灾控制火势的部位

应该强调指出的,无论是内攻还是外攻,都要根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燃烧时间,射水量等,正确判断天棚或房盖塌落的可能性和塌落时间,把握时机,顺利地进行战斗,既不能盲目冒险,造成不必要的伤亡,也不能畏惧不前,贻误战机。

④楼层着火,火势主要向上层蔓延,其次向两侧蔓延,再次向下层蔓延,控制火势的主要方向是上层。因而,首先应在火势蔓延的通道,如楼梯间、窗、电梯竖井等处部署兵力,阻止火势向上层蔓延;其次,从门、窗进入着火楼层,控制火势沿走廊、房间横向扩展,再次,在着火楼层的下一层部署必要的兵力,防止火势向下层蔓延。对火势上下合击,中间突破,从而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如图2-5-5所示。

图2-5-5 楼层火灾控制火势部位

⑤空心墙内着火,火势蔓延的主要方向是向上。可根据墙表面的温度和颜色确定火点部位。在该部位的上方适当距离破拆,向空心墙内射水,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如图2-5-6所示。

图2-5-6 空心墙内着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⑥地板下着火,火势在地板下呈水平方向蔓延,因为地板下部有孔洞,火势受气体对流的影响向下风方向蔓延较快。可根据地板表面温度和烟雾流动的方向,确定火点部位和蔓延方向。在通常情况下烟雾流动的方向就是火势蔓延的方向,地板表面温度最高的部位就是火点,确定着火部位后,在烟雾流动方向的前方适当部位,破拆地板,射水控制火势,消灭火灾。见图2-5-7所示。

图2-5-7 地板下着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2)对露天堆垛火灾的控制

露天堆垛火灾,蔓延快,特别是在大风时蔓延更加迅速。对这类火灾控制的重点是下风方向,有时需要建立几道防线才能控制住火势。同时,要对飞火进行控制,对上风方向的蔓延也不能忽视。

①上风方向堆垛着火,从下风方向部署主要灭火力量,包围燃烧堆垛,保护下风方向的堆垛。如图2-5-8所示。

图2-5-8 上风方向堆垛着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②中间堆垛着火从下风方向控制,上风方向预防,包围燃烧堆垛,逐垛消灭。如图2-5-9所示。

图2-5-9 中间堆垛着火控制火势的部位

(3)油罐火灾的控制

①冷却燃烧油罐,降低燃烧强度,控制火势,保护燃烧油罐,防止罐壁变形破坏和油品沸溢喷溅。

②冷却燃烧油罐邻近的油罐,降低罐壁温度,控制油品蒸发速度,防止着火或邻近油罐受热变形破坏。如图2-5-10所示。

图2-5-10 冷却燃烧油罐和邻近油罐的罐壁

③控制火势蔓延,冷却保护周围可燃物质,可燃建筑物和构筑物。

④控制地面流动燃烧的油火,防止流散扩大火势。

(4)液化石油气贮罐、煤气管道火灾的控制

液化石油气贮罐,煤气管道着火,是因为气体从贮罐或管道内喷出与空气混合后燃烧。扑救这种火灾时,一要对贮罐、管道进行冷却(包括燃烧贮罐和邻近贮罐),保护贮罐、管道不变形破坏或爆炸:二要控制气体外喷;三要冷却保护周围设备和建(构)筑物,防止火势蔓延扩大;在灭火后,还要控制复燃。对无法关阀堵漏的贮罐,应在水流冷却下控制燃烧,对周围的可燃物仍要继续进行保护。

实践证明,确定控制火势部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重要问题。因此必须正确判断火势的蔓延方向,选准控制部位。

3.根据燃烧对象的特点和火势的具体情况,确定控制火势的方法

控制火势的方法正确与否,对能否有效地控制火势影响很大。控制火势的方法列举如下:

(1)直接向燃烧区射水控制火势。对明显猛烈燃烧蔓延的火势,用水枪(炮)直接向燃烧区射水,控制火势。例如,建筑物火灾已发展到外部或者在建筑物内及向楼层上部蔓延,露天火灾向下风方向蔓延等,可直接向燃烧区射水控制火势。

(2)用水幕或遮挡的方法控制火势。企业生产装置设备着火。当火势对周围邻近的设备、可燃建(构)筑物构成威胁,有造成火势蔓延或装置设备、建(构)筑物毁坏的危险时,可以用水枪(水炮)射出水流形成水幕保护,或用难燃、不燃物体遮挡,例如:用棉被、麻袋(用水浸湿)、石棉被等覆盖在受火势威胁的物体上,防止燃烧,阻止火势蔓延。

(3)开辟隔离带控制火势。火场燃烧面积大,火势蔓延迅速,到达火场的灭火力量少,无法控制火势,有造成火烧连营的大面积火灾危险时,可以在下风方向适当的地段拆除可燃建筑物,疏散或清除一切可燃物,开辟隔离地带,切断火势蔓延路线,控制火势。

(4)破拆建筑结构控制火势。对于建筑结构内部的火灾,如闷顶、空心墙、地板下面等,从外部观察不到火势发展蔓延情况,无法射水控制,对这样的结构,需要进行局部破拆,以便发现火点及查明火势蔓延情况,向内部射水控制火势。

(5)冷却控制火势。对于燃烧着的可燃气体,液体贮罐及邻近贮罐,应射水冷却罐壁,降低罐壁温度,控制燃烧强度,以防止罐壁变形和罐体爆炸,控制火势。

总而言之,采取正确的控制火势的方法,是实现有效地控制火势蔓延的重要手段。消防队要根据燃烧对象的特点、火势、兵力的具体情况、实施过程中的难易程度和所需时间、工具等,选择最佳控制火势方案。

(四)打快攻、打近战

打快攻,打近战,是贯彻先控制、后消灭战术原则的手段,是实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重要措施。要做到有效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就必须抓住有利战机,接近火点,打击要害,压制火势,争取主动。

1.打快攻

所谓打快攻,是指在灭火战斗中,向火点发起迅猛进攻,力争在短时内消灭火灾。

消防队在灭火战斗中,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打快攻,准确迅速消灭火灾。倘若战斗行动迟缓,贻误了战机,火灾必将随着燃烧时间的延长而蔓延扩大,使灭火战斗处于被动地位,导致灭火战斗的失败。灭火战斗的实践证明,虽然有时火势较大,情况复杂,但是由于实行快攻,采取了相应的战术措施,及时控制了火势,迅速消灭了火灾。

打快攻固然是灭火战斗的重要战法,然而,要实施打快攻,要具备必要的条件。

(1)打有准备之、有把握之仗,每战必须有充分的准备,这是打快攻的基础。为了做到有准备,就要加强消防队伍的建设,搞好经常性的教育训练;开展调查研究,制订灭火作战计划;加强执勤备战,保持常备不懈,一旦接到报警,立即出动,准确迅速地到达火场,以熟练的技术、敏捷的动作展开战斗,为打快攻创造先决条件。

(2)查明火情,正确判断,是打快攻的前提。正确认识火场上存在的客观情况,是取得快攻胜利的基础,是多打胜仗,少打败仗的关键。调查研究是达到主客观一致的根本方法。为此,必须通过火情侦察,了解着火对象的特点,火点部位,燃烧范围和火势蔓延方向,对毗邻的装置设备、厂房建筑物的威胁程度等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选准主要进攻方向和突击点,迅速进攻,消灭火灾。

(3)正确指挥,灵活地运用战术,是打快攻的保证。火场指挥员要掌握火场全局、沉着果断,根据火势具体情况使用兵力和运用战术,充分调动指战员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技术战术作用,夺取灭火战斗的胜利。

(4)坚密配合,协同作战,是打快攻的重要条件。消防队在灭火战斗中,必须搞好消防队与消防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取得群众义务消防队和职工群众的大力支持,协同作战;要组织好进攻和防御、内攻和外攻、下攻和上防、突进和掩护、前沿战斗和后方供水以及其他物质保障等,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协同作战,才能保证快攻顺利进行。

打快攻是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重要手段。在灭火战斗中,必须确保各个战斗环节的准确性和迅速性,根据火势和兵力的具体情况,部署兵力,机动灵活地指挥战斗,充分发挥灭火力量的威力、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2.打近战

所谓打近战,是指在近距离的灭火战斗。它是实现控制火势,消灭火灾的有效作战方法,是打歼灭战的重要手段之一,灭火战斗的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打近战有利于看准火点喷射灭火剂,击中要害,迅速消灭火灾。

(2)打近战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各种炮(枪)的威力。各种灭火炮(枪)的有效射程是有一定限度的,在火场上各种生产装置设备、建(构)筑物、地形、风向风速、水源困难等因素,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各种炮(枪)的有效射程,要克服这些不利因素,只有打近战,短兵相接,才能充分发挥炮(枪)的威力,使灭火剂起到应有的作用。

(3)打近战有利于减少水渍损失。减少水渍损失是减少火灾损失的一项不可忽视的措施。见烟不见火不射水,这是水炮、水枪射手应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只有打近战,才能透过烟雾看清准确的火点,将灭火剂准确有效地喷射到火焰根部,避免盲目射水。在射水时要运用打打停停的方法、即见火点打,火灭就停,在停的过程中要详细观察,发现火再打,直至彻底消灭。

为了达到打近战的目的,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认真进行火情侦察。火场指挥员到达火场,首先必须查明火场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做好进攻前的充分准备。

②选准进攻方向和突击点。火场上情况复杂,指挥员要通过侦察判断,确定火场主要方面,选准进攻方向和突击点,部署兵力,实施近战、快攻,不给火势发展蔓延的机会。

③坚定灵活的指挥。指挥员对选定的进攻方向和突击点,在实施战斗过程中,要坚定胜利的信心,沉着指挥;同时要不断观察和了解火势发展变化的情况,灵活指挥战斗。

④组织好内外配合。打近战有时需组织突击队,深入内部接近火点,进行战斗,这就需要组织好进攻和掩护的互相配合,保证近战成功。

⑤组织好灭火剂和装备器材的供应。近战一旦打响,就必须保证灭火剂和装备器材供得上,供得足。只有这样才能攻得进,守得住,战得胜。

⑥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的精神。打近战,与火短兵相接,情况复杂多变,战斗异常激烈,只有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疲劳、不怕牺牲和连续作战的作风,才能彻底消灭火灾,取得灭火战斗的胜利。

⑦注意安全。在灭火战斗中,指战员注意安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灭火战斗,消灭火灾。因此,在近战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地形地物,详细观察阵地周围的情况,搞好通信联络,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证近战顺利进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