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妇产科手册》第535页(3736字)

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发生于产后1~2周,少数发生于产褥期末。以阴道流血持续或间断,或突然大量流血为特征。本病属中医学“产后血崩”的范畴。

〔病因病机〕

晚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常见以下几个方面:1.胎盘胎膜组织残留,当残留的胎盘组织坏死脱落时,基底部血管暴露,引起大量出血。2.胎盘附着部位子宫复旧不全或子宫内膜修复不全,若因感染可使血栓脱落、血窦重新开放,而致大量出血。3.剖宫产术后可因切口感染或切口选择、缝合不合理,致切口裂开,引起大量流血。此外,产后子宫内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子宫滋养细胞肿瘤、子宫粘膜下肌瘤、宫腔异物等,均可引起晚期产后大出血。

中医学认为产后气虚、血失统摄;或瘀血内阻、新血不得归经;或产后气血偏虚、肝阳偏旺,如因情志刺激,可使暴怒伤肝,肝不藏血等均可致暴崩下血。

〔西医诊断标准〕

1.发生于分娩24小时以后,产褥期间的子宫大量出血。

2.急性贫血貌或有休克体征出现。

3.子宫增大而软、复旧不良或有触痛,宫口松弛或触及残留组织。

4.病理检查镜下找到妊娠晚期绒毛,或见到处于不同复旧状态的血管。

5.剖腹探查证实剖宫产后子宫壁切口裂开。

〔鉴别诊断〕

1.产褥期内外伤性出血:在产褥期内如有性交史、外伤史,可致阴道粘膜裂伤,引起阴道大量流血,通过妇科检查有无阴道裂伤可做出明确诊断。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如发生在产褥期内,应与晚期产后出血鉴别。功血在妇科检查时常无器质上病变,也可通过诊刮、病理检查明确诊断。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气虚

新产后,突然阴道大量出血,色鲜红,头晕目眩,心悸怔忡,气短懒言,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舌淡,脉虚数。

二、血瘀

产后突然阴道大量下血,挟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血块下后腹痛减轻,舌淡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涩。

三、暴怒伤肝

产后数日,突然阴道大量下血,色鲜红,伴烦躁易怒,胸胁胀满疼痛,头胀头晕,舌红,苔薄黄,脉弦细而数。

〔治疗〕

一、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预防感染。

3.支持疗法。

二、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气虚

治法:补气固冲,摄血止崩。

方药:升举大补汤加减。

党参20g 黄芪50g 白术15g 陈皮15g 炙甘草15g 升麻15g 当归15g 熟地20g 地榆炭15g 麦冬15g 川芎10g 白芷15g 黑芥穗15g。

加减:血下如注加赤石脂15g,乌贼骨15g;腹痛加茜草15g,元胡20g;若昏不知人、肢冷汗出,宜用独参汤急煎服;若冷汗淋漓,四肢厥逆者,用参附汤(人参15g、附子10g)水煎服。

2.血瘀

治法:活血化瘀,理血归经。

方药:化瘀止崩汤。

炒蒲黄15g 五灵脂15g 沙参15g 当归15g 川芎10g 益母草20g 三七粉15g(单包冲服)。

加减:腹胀痛加乌药20g,木香10g,枳壳10g;小腹冷痛加炮姜10g,小茴香10g。

3.暴怒伤肝

治法:疏肝养肝,固冲止血。

方药:逍遥散加味。

柴胡10g 薄荷10g 茯苓15g 当归20g 白芍20g 炙甘草15g 白术15g 熟地20g 山芋20g 旱莲草15g 生地炭15g。

加减:口渴心烦加丹皮15g、栀子15g、麦冬15g;头胀头晕加菊花15g。

三、西医治疗

1.促进子宫收缩及预防控制感染:根据出血量情况,给催产素10~20u,日3次肌注,或催产素10~20u静脉推注,继之将催产素20u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静点。同时应用抗生素。如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甲硝唑等,视病情选择口服、肌注或静脉给药等途径。

2.刮宫术:对经上述处理仍有活动性出血或大量出血及疑有胎盘胎膜残留者,应在备血并做好开腹手术准备的情况下,行刮宫术。清除残留组织促进子宫收缩,达到止血的目的。但对于剖宫产术后疑为手术切口裂开而致的晚期产后出血,用此法应慎重。

3.剖腹探查术:对于剖宫产术后的晚期产后出血疑为子宫切口裂开者,经保守治疗无效应适时开腹探查,若组织坏死范围小,炎性反应轻、要求保留子宫者,可选择清创缝合以及髂内动脉、子宫动脉结扎法止血而保留子宫。必要时行低位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子宫切除术。

四、其他疗法

1.针刺眉心出血,或针刺人中、涌泉、十宣放血。用于各种产后大出血。

2.参麦注射液:50~60ml溶于10%葡萄糖500ml中静点,日1次。益气养血。

五、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1丸日2次口服。调补脾胃、益气升阳。

2.生血片:6~8片日3次口服。益气养血生血。

3.云南白药:0.5克日3次冲服。益气养血化瘀止血。

六、单方验方

1.参三七末:每次1.5g,每日2次温水冲服。化瘀止血。

2.人参粉:1.5~2g吞服。益气固脱。

3.血竭末:0.5g,日3次冲服。活血散瘀止痛。

七、食疗

1.阿胶五味子糊:取阿胶10g,五味子10g,大米粒30g,加水煮成糊状食之。有补气养血作用。

2.参豆汤:红参10g,黄豆20g,红糖适量,水煎服,益气养血。

3.芪参炖:黄芪30g,人参30g,山药25g,红枣20枚,鸡1只,隔水炖熟后,分数次食用。连服3~5剂。有补气血作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对骨髓的造血功能有保护和刺激作用,抗休克作用强。黄芪能增强正常小粒系造血功能,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当归对子宫有双向的调节作用。五灵脂能改善微循环、促进微动脉血流恢复。柴胡能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对肝功能障碍有一定治疗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