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马西平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眼耳鼻喉口腔科药物手册》第1页(1165字)

【制剂规格】:

片剂:100 mg,200 mg。

【药理作用】:

本品为苯二氮类衍生物,是电压依赖性钠通道阻滞剂,能延长动作电位兴奋期,对大脑皮质运动区有选择性抑制作用,可抑制癫病灶高频放电的扩散,抑制、阻滞中枢神经突触传递,因而具有抗癫、镇痛、抗心律失常作用,另可刺激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释放,加强远端肾小管水分全吸收,具有抗利尿作用。

【适应症】:

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效果较好,用药后24 h起效,约80%病例有效。可配合神经阻滞进行治疗,疼痛缓解后调至合适剂量维持。作为镇痛剂使用可治疗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多发性硬化、急性特发性神经痛,预防偏头痛等。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每次0.1 g,饭后用,开始2次/日,以后可每日或每两日增量0.1 g至有效,一般0.4~0.8 g/d,分3~4次服完,一日极量1.2 g。如因漏服补服时不得一次服双倍剂量。

【药物作用】:

(1)与口服抗凝血药、含雌激素避孕药、甲状腺素、奎尼丁、多西环素、环孢素、洋地黄(地高辛除外)等合用时可使本品代谢加速,使治疗失败。

(2)与抗抑郁药、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异烟肼、西咪替丁、右丙氧芬等合用时,因本品代谢受到抑制,血药浓度升高,易引起中毒。

(3)其他不宜合用的药物:对乙酰氨基酚、碳酸酐酶抑制剂、氯磺丙脲、脑垂体后叶素、氯贝丁酯、锂盐、硫利达嗪、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物等。

【不良反应】:

约25%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血药浓度超过6μg/ml时可引起头晕、嗜睡、手指震颤,大剂量时可引起视物模糊、复视、共济失调、房室传导阻滞。胃肠道反应不常见,且较轻微,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等。

长期用药可诱发中毒性肝炎、一过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皮疹、剥脱性皮炎等。

急性中毒时可致肌肉抽动、舞蹈样动作、共济失调、惊厥、反射消失、昏迷、呼吸抑制。

【注意事项】:

用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大剂量时应监控血药浓度。治疗期间定期作血常规、尿常规及肝功能检查。妊娠头3个月、有房室传导阻滞或脊髓抑制史者禁用。孕妇、哺乳期妇女、老年人及心、肝、肾疾病患者慎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