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与丙戊酸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精神神经科药物手册》第140页(2512字)
【制剂规格】 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片剂:100mg,200mg;胶囊:200mg,250mg;糖浆剂:200mg/5ml;粉针剂:400mg。
丙戊酸半钠(semisodium valproate)肠溶片剂:250mg,500mg。
丙戊酸镁(magnesium valproate)片剂:200mg。
【药理作用】 本品是激活谷氨酸脱羧酶和抑制γ-氨基丁酸转氨酶,减少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促使γ-氨基丁酸的合成和阻止其分解,使脑内γ-氨基丁酸含量增加,神经肌肉兴奋性下降而产生抗癫作用。另外本品作用于突触后感受器部位模拟或加强γ-氨基丁酸的抑制作用,降低大脑兴奋性。
本品及其盐类口服从胃肠道迅速吸收,饭后服用延迟吸收。血浆蛋白结合率为80%~90%,妊娠早期丙戊酸血浆蛋白结合率可减少至74%。1~4h血药浓度可达峰值。半衰期为7~10 h。有效血药浓度为50~100mg/L,3~5 d达有效浓度。丙戊酸能透过胎盘屏障,并从乳汁中少量分泌。丙戊酸通过糖苷酸化,在肝脏代谢,主要经肾脏排泄,少量随粪便排出。各种剂型丙戊酸钠生物利用度近100%。丙戊酸半钠为肠溶片,可减少对胃的刺激,在肠内分解为丙戊酸盐,口服吸收约延缓1 h。丙戊酸镁中镁离子为人体微量元素,可激活多种酶系统,并有血管松弛作用及抗惊厥作用。
【适应证】 主要用于大发作、单纯或复杂失神性发作、肌阵挛发作的治疗。有时对复杂部分性发作癫也有一定的疗效。对原发性失神性发作最有效。
【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常用量:每天按体重15mg/kg或600~120mg/d,分次服。开始时按5~10mg/kg给予,1周后递增,至发作得以控制为止。最大量一般为每天30mg/kg,或1.8~2.4g/d。癫持续状态时静脉注射400mg,每天2次。
小儿常用量:按体重计与成人相同。开始时按15mg/kg口服,按需每隔1周增加5~10mg/kg,至有效或不耐受为止。
【药物相互作用】
(1)乙醇可加重镇静作用。
(2)全麻药或中枢神经抑制药与丙戊酸合用,前者的临床效应可更明显。
(3)与抗凝药、溶血栓药合用增加出血的倾向。
(4)与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合用,可减少血小板凝聚而延长出血时间。在儿童中水杨酸盐不能与丙戊酸盐合用以免造成Reye综合征。
(5)与扑米酮合用,可引起后者血浓度升高,必要时需减少扑米酮的用量。
(6)与苯巴比妥类合用,可使后者代谢减慢,血浓度升高,增加镇静作用而导致嗜睡。
(7)与氯硝西泮合用反而会诱发失神状态。
(8)与苯妥英合用,因与蛋白结合的竞争可使两药的血浓度发生改变。
(9)与卡马西平合用,因肝药酶的诱导而致药物代谢加速,可使两者的血浓度和半衰期降低。
(10)与肝毒性药物合用,有潜在肝脏中毒的危险。
(11)与氟哌啶醇、洛沙平、马普替林、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吩噻嗪类、噻吨类和三环类抗忧郁药合用,可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降低抗惊厥和本品的效应,需调整剂量。
(12)红霉素与丙戊酸合用,易出现丙戊酸的毒性症状。
(13)用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镁后可增加丙戊酸制剂的利用度。
【不良反应】
(1)少见变态反应性皮疹、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小板聚集抑制以致异常出血或瘀斑、肝脏中毒及皮肤和巩膜黄染。肝脏毒性一般在1~2个月内产生,有严重肝脏毒性表现时需停药。偶有高血糖症和血清锌含量下降。
(2)常见胃肠反应有消化不良、呃逆、厌食、腹泻、恶心、呕吐、胃肠道痉挛等。也可引起月经周期的改变。
(3)罕见的有便秘、倦睡、轻而短暂的脱发、眩晕、疲乏、头痛、共济失调、异常兴奋、不安、烦躁和胰腺炎。胰腺炎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有关,用药后1周或4年后均可发生。有胰腺症状出现即停药,以免造成死亡。
【注意事项】
(1)本品能透过胎盘屏障及经乳腺分泌入乳汁,动物实验有致畸胎的报道,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2)对诊断干扰:可使尿酮体试验呈阳性;可使甲状腺功能试验受影响;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可轻度升高,并提示无症状性肝脏中毒;血清胆红素可能升高,提示潜在的严重肝脏中毒。
(3)有肝病或明显肝功能损害时禁用。有血液病、肝病史、肾功能损害、器质性脑病时慎用。
(4)用药前和用药期间应作血小板计数与定期肝、肾功能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