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弥山石窟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宁夏内蒙行》第67页(1680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原县西北55公里须弥山东麓,亦名圆光寺石窟。须弥山,为梵文音译,意为“宝山”(佛经中须弥专指佛教名山),石窟最初开凿于北魏太和年间(477-499),西魏、北周、隋、唐又陆续开凿营造,宋、元、明、清各代曾作修葺。明成化十二年(1476)重修碑文载,唐代名景云寺,明代改称圆光寺。
须弥山石窟所在的固原县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通往河西走廊的必经之路。有学者认为,是丝绸之路孕育了须弥山石窟。作为艺术成就可以与山西云冈,河南龙门大型石窟媲美的须弥山石窟,一直是一座丝绸之路沿线的重要文化景观。须弥山石窟现有140多个洞窟,分布于寺口子河北岸8座山峰的东南崖壁上,蜿蜒2公里,自南向北有大佛楼、子孙宫、圆光寺相国寺、桃花洞松树洼、三个窑、黑石沟等八区。其中北魏石窟造像,额部宽广,脸部瘦削,鼻梁高隆,眉细眼长,唇薄嘴小,发型为高螺髻。洞窟形制带有较多的印度“支提”窟形特点。北周的洞窟数量多规模大、造像精,以第45、46窟为须弥山雕饰最繁缛的洞窟。隋代石窟,承袭北朝一佛二菩萨配式,但出现了阿难和迦叶二弟子。唐代石窟,平面仍为方形,但中心塔柱已消失。须弥山以唐代开凿造像最多,佛像多端坐莲花宝座上,面相温和安详,如,第5窟在22米大龛内,雕释迦牟尼坐像,高达20.6米,面相丰满,威严安详,双手置膝,菩萨像都为一手抚胸,一手提瓶的女性形象。这就是须弥山最着名的造像,就是通常称为大佛楼第5窟的大佛造像。大佛仪态端庄而安详,为唐代武则天时期开凿;占整座山头的上半部分,光一只耳朵就有两人高,一只眼窝足有一人长。对于大佛的高大,有人曾绘声绘形地描写过:苍鹰在它头上盘旋,白云从它头上飘过。这尊高耸的大佛造像虽是砂岩雕凿,但造型和雕凿的刀法给人以泥塑般的温柔。大佛造型比山西云冈第19窟大坐佛还高7米多,是全国大型石窟造像之一。须弥山大佛造像特征与龙门奉先寺卢舍那大佛极为相似,有着女性温柔的特点,可能与武则天有关,具有唐代艺术风格。窟内西部刻有唐大中三年(849)游人题记,第8窟中,有唐代造像十数尊,或坐或立,均为女性形象,身体裸露较多,被称为“中国的维纳斯女神”。石窟中有许多唐、宋、西夏、金、明各代的题铭、碑刻、壁画、古藏文刻记等,为研究唐宋各代佛教传播及唐与吐蕃、宋与西夏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须弥山为六盘山北端支脉,峰峦层叠,怪石嶙峋,草深林密,壑谷深幽,四周是一望无际的光秃秃的黄土,惟独须弥山上绿树荫荫,流水潺潺,自然景色很美,这也许是得了佛的灵光与照应吧。须弥山是“凿仙窟以居禅”之地,山中有寺阁多处,明人郭凤翱曾有《登须弥山阁》诗,须弥还有松涛胜景,清人李毓骧曾作《须弥松涛》曰:
古刹巍然近石城,苍松万树自纵横。
维摩有室搜灵偈,逢义题山有旧名。
一幅云屏开界画,半天风铎助边声,
宵深惟听龙吟曲,随在参禅百虑清。
九边,明北方9个军事重镇的合称。明王朝为防御中国北部境内一些游牧部族的侵扰,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分命大将,统兵守御;初设辽东、宣府、延绥(榆林)4镇,继设宁夏、甘肃、蓟州3镇,太原与固原以近边亦称2镇,合称“九边”。
宁夏的文物古迹繁多,南部曾是唐代“丝绸之路”的北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万里长城在宁夏境内蜿蜒数百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