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环数控伺服系统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北京出版社《现代综合机械设计手册下》第2894页(21721字)

5.1.1 步进电机的特点和种类

步进电机的励磁绕组不直接与单相或三相正弦交流电相接,也不可简单地与直流电源接通。它受脉冲信号控制,靠一种叫作环形分配器的电子开关(也可用软件实现)通过功率放大后使励磁绕组按规定顺序轮流接通直流电源。由于励磁绕组在空间按一定规律排列,当它们轮流与直流电源接通时,就会在空间形成阶跃旋转磁场,使转子以步进式转动,转速随脉冲频率的升高而增高。概括起来,步进电机有如下特点:

①采用脉冲通电方式,其角位移(或线位移)Qn与输入脉冲的个数Ni成正比,即

Qn=Niβ (8.5-103)

步距角β,即在设有减速齿轮的情况下,对应一个脉冲转子转过的机械角度,可表示为

式中的Zr为转子齿数;m1=Km,为运行拍数(励磁绕组在一个通电周期内通电状态改变的次数),其中的m为相数,K是与分配方式有关的系数,取1或2。

②转速n与控制脉冲的频率f成正比,即

步进电机的转速可以在很宽的范围内调节,也可通过改变通电顺序以控制电机的正转和反转。

③能够快速起动和制动。停止输入控制脉冲后,只需控制绕组电流不变,电机就可被控制在某一固定位置,即步进电机具有自锁能力。此外,步进电机具有很高的定位精度,不存在累积误差。

④效率较低,输入功率的大部分被转为热能耗散。

⑤带负载惯量的能力不够强。只有在规定的范围内,才能得到好的步进性能。

⑥存在共振或振荡,通常需要附加阻尼机构。

步进电机可按不同的方式分类,见表8.5-19。

表8.5-19 步进电机的分类

5.1.2 步进电机及其工作原理

常用的步进电机有反应式、永磁式和混合式几种。图8.5-89所示为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其定子有六个磁极,每个极都绕有控制绕组(图中未画出)。六个磁极分成三对,称为三相,每对磁极的绕组可以串联或并联,但通过直流电流时所产生的磁场方向应是一致的。转子是带齿的铁芯。当定子A相通电时,转子的1、3齿与A相的两个磁极对齐,使该相磁路的导磁最大。在定子由A相通电改成B相通电时,由于电磁力的作用,使位于B相两磁极附近的转子2、4齿与B相两磁极对齐,以使B相磁路的导磁最大,转子逆时针转过30°….当定子三相绕组按顺序轮流通电时,A、B、C三对磁极依次产生磁场,并吸引转子一步一步地转动,每一步转过的角度即为步距角。控制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转动的方式有;

图8.5-89 三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

①单三拍控制方式:按A→B→C→A…通电顺序轮流通电,步进电机将一步步地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步距角为30°。反之,按A→C→B→A…顺序通电,步进电机将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②双三拍控制方式:逆时针旋转的通电顺序为AB→BC→CA→AB…,顺时针旋转的通电顺序则为AC→CB→BA→AC…。这种控制方式,由于在切换中总有一相绕组保持通电,所以工作比较稳定。

③三相六拍控制方式:逆时针旋转的通电顺序为A→AB→B→BC→C→CA→A…,顺时针旋转的通电顺序为A→AC→C→CB→B→BA→A…。步距角为15°,比三拍控制方式小一半,且转换时始终保证有一项绕组通电,工作稳定,故常被采用。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主要性能指标如下:

①静态步距角误差。静态是指每两个脉冲的时间间隔相当长,以致每次整步都可以看作从静止开始。静态步距角误差指的是空载运行一步,步进电机实际转角的稳态值与理论步距角之差的最大值。一般在10分左右,精度高的可达2~5分。

②静态距角特性和最大静转矩特性。当步进电机不改变其通电状态时,则转子保持不动。此时,给轴加一负载转矩,转子将转过一小角度θ,这时转子受到的电磁转矩M和负载转矩相等,称M为静态转矩,θ角称为失调角。描述步进电机稳态时电磁转矩T与失调角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称为矩角特性,如图8.5-90所示,矩角特性中电磁转矩的最大值称为最大静转矩。

图8.5-90 反应式步进电机的矩角特性

③起动频率(突跳频率)。是指步进电机由静止突然起动,并进入不丢步的正常运行所达到的最高频率称为起动频率。在不带负载的情况下,称为空载起动频率,在带负载起动的情况下称为负载起动频率。最大静转矩越大,系统的转动惯量越小,步距角越小,起动频率越高。步进电机带转矩负载起动,会使起动频率降低。

④连续运行频率。是指步进电机连续运行时,能保证不丢步运行的极限频率,也称最高连续运行频率或最高工作频率。影响连续运行频率的因素与影响起动频率的因素基本相同。但转动惯量对运行频率的影响不很显着,转动惯量主要影响频率连续升降的速度,但驱动电源对运行频率的影响甚大。由于连续运行频率远大于起动频率,故常采用自动升降频的方式,先在低频下起动步进电机,然后升频至最高连续运行频率。

⑤连续运行矩频特性与动态转矩。在负载惯量及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步进电机连续运行时的输出转矩与连续运行频率之间关系的特性曲线,即为连续运行矩频特性。矩频特性中每一频率所对应的转矩,称为动态转矩。动态转矩与步进电机的结构、材料以及驱动电路有关。在连续运行的状态下,步进电机的动态转矩随工作频率的升高而下降。

⑥步进运行与共振。当控制脉冲的时间间隔大于步进电机的过渡过程时,步进电机呈步进运行状态,称为步进。若输入脉冲频率等于步进电机的固有频率,则会产生共振。在共振频率附近,其动态误差最大,严重时会导致步进电机丢步。相数多的步进电机或运行拍数多的通电方式,有利于减小振动,低频共振的危险性也小些。增加负载转矩,减小惯性负载,或利用不同阻尼吸收多余能量,均可削弱振荡。步进电机发生低频振荡时,可适当调整其端部的阻尼器,使共振频率变化,以保证正常工作。

选择步进电机的原则是;

①根据系统需要的脉冲当量以及传动链选择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②根据负载的阻力矩和惯量,考虑所用的传动链和传动效率,求出折算到步进电机轴的负载转矩和负载惯量,其值应为最大静转矩的0.2~0.5,相数较多和起动频率要求不高时取大值,反之取小值。步进电机的转子惯量应大于或等于折算的负载惯量,至少不应小于折算的负载惯量的1/3。

③根据负载速度求出步进电机所需的工作运行频率,应小于步进电机的允许连续运行频率。

步进电机带负载起动,起动频率会下降,可取空载起动频率的1/2。

图8.5-91所示为永磁式步进电机结构原理。其转子和定子的某一方由永久磁钢制作,另一方由软磁材料制作,绕组轮流通电建立的磁场与永久磁钢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产生转矩。

图8.5-91 永磁式步进电机结构原理

由图可见,只要控制绕组按一定方式轮流接通直流电源,转子即可旋转。例如,按A→B→(-A)→(-B)→A方式通以直流电,转子将按顺时针旋转,步距角为45°。永磁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可由下式求得:

式中的m1为运行拍数;P为极对数。图示永磁式步进电机的P=2。其每相绕组间隔一个脉冲后,电流需要反向,为此需采用桥式电路。为简化电源,可采用在每极放置两套绕组,使两套绕组的头、尾相反与电源相接,这样就可使驱动电源与反应式步进电机的一样。永磁式步进电机的特点有:步距角较大(与反应式步进电机相比);相数为偶数(以二相、四相为多);起动频率较低;控制功率较小;内部电磁阻尼较大,单步振荡时间短;断电时电机具有一定的保持转矩,故有记忆能力。

混合式步进电机,从定子和转子的导磁体看,和反应式步进电机相似,但转子又有磁钢,是反应式和永磁式步进电机的结合,故称混合式,也叫作永磁感应子式步进电机。这种步进电机具有反应式步进电机步距角小、响应频率高以及永磁式步进电机励磁功率小、效率高的优点。

5.1.3 步进电机驱动电源

步进电机必须使用脉冲电流,并以一定的规律为各相绕组供电,才能正常工作。步进电机的工作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驱动电源的特性。因此,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相数、通电状态、电压、电流应适应步进电机的需要,可提供既具有足够的幅度而又具有较好的前后沿的激磁电流,并能够适应步进电机的起动频率和连续运行频率的要求。此外,驱动电源还应满足自身功耗小、效率高、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以及成本低且便于维修等要求。

驱动电源包括变频信号源、脉冲分配器(环形分配器)和功率放大电路。其中,变频信号源是从儿HZ到30kHZ左右的连续可调信号发生器,可按一定的规律输出各种数字脉冲列,对步进电机实现各种运行状态的控制。变频信号源可以是计算机或专用的硬件电路。脉冲分配器的作用,是根据指令把脉冲信号按步进电机绕组的通电顺序送到功率放大电路,使步进电机按一定的运行方式运转。脉冲分配器可由硬件逻辑电路组成,也可由软件实现。步进电机的相数和控制方式不同,脉冲分配器的型式也不同,但其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图8.5-92所示为五相十拍Ⅱ-Ⅲ相激磁控制方式脉冲分配器硬件电路。该脉冲分配器由与非门、驱动反相器和J-K触发器组成。A、B、C、D、E输出端为1时,为该相电机绕组通电状态。触发器的同步触发脉冲由变频信号源经两级驱动反相器提供。触发器J、K端的控制信号,由数控装置提供的正、反向进给信号和各触发器的反馈信号经逻辑控制门组合而成。每一通电状态形成后,便为转换成下一通电状态作好了准备。清零后使步进电机处于A、B、C相通电状态。

图8.5-92 脉冲分配器硬件电路

采用软件实现脉冲分配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①循环移位法。由左右移位指令实现循环移位,以达到脉冲分配的目的。这种方法的程序简单,但适应性较差,只适用于三相和四相的某种通电方式。若用循环移位法实现三相六拍脉冲分配,软件用Z80汇编语言编写,接口采用PIO,其中A口和B口分别与x轴和y轴步进电机驱动电路相连。图8.5-93所示为接线示意图。程序清单如下:

图8.5-93 硬件接线示意图

MRSET:LD A,OFEH

LD (MOTORX),A

LD (MOTORY),A

LD (MOTRX),A

LD (MOTRY),A

OUT (PIOA),A

OUT (PIOB),A

RET

OUTX0:LD A,(MOTRX)

RL A

LD A,(MOTORX)

RRA

RRA

RRA

CPL

LD (MOTORX),A

OUT (PIOA),A

RR A

LD (MOTRX),A

RET

OUTX1:LD A,(MOTRX)

RL A

LD A,(MOTORX)

RLA

RLA

RLA

CPL

LD (MOTORX),A

OUT (PIOA),A

RR A

LD (MOTRX),A

RET

OUTY0:LD A,(MOTRY)

RL A

LD A,(MOTORY)

RRA

RRA

RRA

CPL

LD (MOTORY),A

OUT (PIOB).A

RR A

LD (MOTRY),A

RET

OUTy1: LD A,(MOTRY)

RL A

LD A.(MOTORY)

RLA

RLA

RLA

CPL

LD (MOTORY),A

OUT (PIOB),A

RR A

LD (MOTRY),A

RET

程序中的MOTORX、MOTORY分别用以存放x轴和y轴的输出字节;MOTRX、MOTRY分别用来存放x轴和y轴环形分配中的进位标志。规定PIO相应位为“0”时,步进电机的对应相得电。该脉冲分配程序为子程序,进给时由数控主程序调用。

②列表法。将步进电机绕组的各种不同通电方式按二进制编码,再换成十六进制的形式存于内存的指定区域。使用时只需按地址调用就可按要求的模式进行分配。三相步进电机的几种逻辑序列表示形式见表8.5-20。规定:PIOA口的A0、A1、A2分别与步进电机的A、B、C相连接,A口其它各位均设定为“0”;某一位输出“0”,表示步进电机对应相绕组通电,输出“1”,对应相绕组断电。

表8.5-20 三相步进电机几种通电方式的编码

用Z80汇编语言编写的脉冲分配程序清单如下,两个三相步进电机(x轴、y轴)分别与PIOA口的A0~A5相接,即

A5——yC

A4——yB

A3——yA

A2——xc

A1——xB

A0——xA

内存MOTOR、MOTOR1、…MOTOR7分别存00H、0eH、04H、05H、01H、03H、02H、00H。MOTORX、MOTORY为暂存寄存器。整个脉冲分配程序作为子程序被调用。其程序清单:

MRSET:LD HL,MOTOR1

LD A,L

LD (MOTORX),A

LD (MOTORY),A

MSET:LD A,(MOTORX)

LD L.A

LD B,(HL)

LD A,(MOTORY)

LD L,A

LD A,(HL)

SLA A

SLA A

SLA A

ADD A,B

OUT (DORTA),A

RET

OUTXO:LD A,(MOTORX)

DEC A

LD (MOTORX),A

LD HL,MOTOR1

LD L.A

LD A,(HL)

CP OOH

JR NZ,OUTXO1

LD HL.MOTOR6

LD A,L

LD (MOTORX),A

OUTXO1:JP MSET

OUTX1:LD A,(MOTORX)

1NC A

LD (MOTORX).A

LD HL.MOTOR1

LD L,A

LD A,(HL)

CP OOH

JR NZ,OUTX11

LO HL,MOTOR1

LD A.L

LD (MOTORX),A

OUTX11:JP MSET

OUTY0:LD A,(MOTORY)

DEC A

LD (MOTORX),A

LD HL.MOTOR1

LD L,A

LD A,(HL)

CP OOH

JR NZ,OUTYO1

LD HL,MOTOR6

LD A,L

LD (MOTORY),A

OUTYO1:JP MSET

OUTY1:LD A,(MOTORY)

INC A

LD (MOTORY),A

LD HL,MOTOR1

LD L,A

LD A,(HL)

CP OOH

JR NZ,OUTY11

LD HL,MOTOR1

LD A.L

LD (MOTORY),A

OUTY11:JP MSET

由脉冲分配器输出的脉冲电流只有几毫安,而步进电机绕组需提供的电流为几安甚至十几安,因此必须采用功率放大器予以放大。功率放大器组的数量由步进电机相绕组的数量确定。功率放大器有单电压驱动和双电压驱动两大类型。

单电压驱动电源电路原理如图8.5-94所示。高电平信号使大功率晶体管V1导通,低电平信号使其截止。电阻R0的作用,一是限流(步进电机绕组流过的电流可表示为E/R0),二是改善激磁电流波形的前沿。无R0时V1导通的绕组电流上升时间常数τ=L/γ,有R0时τ=L/(R0+r),可见R0可使τ大大降低。电容C为加速电容,可进一步改善电流波形的前沿。RD与二极管V2组成放电回路,可防止大功率晶体管在关断瞬时所产生的大反电势将晶体管击穿。这种驱动电路比较简单,成本低,主要用于电感小、静态额定电流不超过6A的步进电机的驱动。图8.5-95所示为双电压驱动电源。图a)所示电路的特点是:开始时先接通高压以保证电机绕组中有较大的冲击电流流过,经过一定时间,定时电路起作用,截断高压,改由低压供电,以保证电机绕组中的稳定电流等于额定值。这种驱动方法在高压和低压供电时,电路的时间常数不变,均为τ=L/(R0+r),但指数上升曲线的稳态值不同,高压稳态值要比低压稳态值大Eg/Ed倍,所以高压供电时的电流上升率比只用低压供电时快Eg/Ed倍,上升时间明显减少,如图b)所示。高压作用时,电流上冲幅值超过额定电流值In,这对提高步进电机的启动频率和最高连续工作频率十分有利。额定电流由低压维持,只需很小的限流电阻,因而功耗低。为改善电流波形下降沿,保护低压功率管,采用了高压箝拉放电电路,将放电回路与绕组和高压电源并接,而不是只与绕组并接。这样,当低压管关断时,在绕组的放电回路中增加了Eg-Ed的阻挡电势,使放电电流下降加剧。另外,当续流二极管V4导通时,若忽略电阻RD的压降,低压管集电极电压则被箝制于Eg,起到了保护作用。定时电路可采用单稳延时电路、由与非门组成的电路及脉冲变压器电路。

图8.5-94 单压驱动电路原理

图8.5-95 双压驱动电路原理

一般的双电压驱动电源有一缺点,即流过电机绕组的电流的后半部分有下凹现象。这种现象在单电压驱动电路中更为严重。采用双电压电流斩波驱动电源,可以有效地解决波顶下凹。图8.5-96所示为这种驱动电源的工作原理。在电机绕组回路中串联一电流检测回路,当电机绕组电流降低到某一下限值时,电流检测回路发出信号、和分配脉冲“与”后控制驱动高压管V1,将高压电流再次接通,使电机绕组电流重新上升。当电流回升到上限值时,高电源又自动断开。上述过程的重复,使电机绕组的平均电流值增加,电流波形的波顶维持在预定的数值。

图8.5-96 双电压电流斩波驱动电源工作原理

图8.5-97所示为单电压电流斩波驱动电源工作原理。当电机绕组的电流值达到某一上限值时,晶体管V1关断,V2管继续导通,绕组分别经V2回路和二极管V4放电,一方面维持绕组电流,一方面将绕组电感能量反馈到电源。当绕组电流下降到某一下限值时,电流检测回路发出信号,与分配脉冲与后控制驱动V1管,再次接通电源,绕组电流重新上升。当电流回升到上限值时,电源又被断开,重复上述过程。当V1和V2都关断时,绕组电感经过V4、电源Eg、V3形成放电回路,以获得比较陡的绕组电流后沿,同时对V1管起到保护作用。这种驱动电源的优点是:1.较好地解决了电流波形上升沿、下降沿以及波顶下凹,改善了电机的矩频特性;2.稳流斩波技术的采用,减少了电网电压波动的影响,使电源的适应性变好;3.由于采用稳流斩波技术和能量反馈措施,减少了功耗,提高了效率;4.使用单一电源,电路结构简单,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图8.5-97 单电压电流斩波驱动电源工作原理

5.1.4 进给速度与自动升降速控制

对于步进电机开环伺服系统,速度控制是产生一系列频率可调的脉冲序列。在计算机(微型机)数控系统中,产生脉冲序列的常用方法有软件延时和可编程定时器等。

采用软件延时,应先编制基本延时子程序,称时间量化段,然后根据要求的加工速度折算成脉冲周期时间,再确定时间量化段的个数,从而便可实现不同加工速度的控制。例如,以Z80为CPU的数控系统,脉冲当量为0.01mm/脉冲,速度为F(mm/min)时所对应的脉冲周期时间为6×105/F,基本延时子程序为:

若系统的时钟为4MHz,以上延时子程序连同辅助语句的延时时间约为50μs。若进给速度为2000mm/min,则需要6个时间量化段。采用软件延时,不需增加任何硬件,但在延时的时间里,CPU作为计数器一直被占用,因此利用率低。

若采用可编程定时器,如用Z80-CTC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作为定时器使用时,可以定时发出脉冲,产生中断。送出脉冲的周期为

T=tc·P·TC (8.5一106)

其中tc为系统时钟周期;P为定标器系数,可由程序设定为16或256;TC是由程序预置的时间常数。若数控机床的进给速度为F(mm/min),则与之对应的脉冲频率为:

f所对应的时间间隔T为:

CTC的时间常数可由下式计算:

采用Z80-CTC进行恒速控制的程序清单(PIO初始化程序没有列入其中)t根据各级速度值计算出TC值,列成表,存放在以TSTRO为起始地址的内存中(如起始地址为8000H);FDATA单元存放速度级别(由加工速度给出);在中断服务程序中,FLAGL为进给坐标标志,00H表示进给坐标为x,80H表示进给坐标为y;FLAGI为进给方向标志,00H表示正方向进给;80H表示负方向进给;RL、RM分别为x坐标和y坐标的进给方向;OUTXO、OUTXI、OUTZO、OUTZI为脉冲分配子程序(已在5.1.3中给出)。其程序清单:

START:LD A,77H

LD I.A

LD A,00H

OUT (84H),A

LD A,OA5H;CTC方式控制字

OUT (87H),A

LD HL.TSTRO

LD A,(FDATA)

LD C.A

DEC C

LD B,00H

ADD HL.BC

LD A,(HL)

OUT (87H),A;时间常数设置

IM2

LOOP:EI

;插补程序,终点判断

HALT

JP LOOP

ORG 7700H

TABLE:DW 7800H

ORG 7800H

LD A,(FLAGL)

AND 80H

JR NZ,GOTOY

LD A,(FLAG1)

AND 80H

JR NZ,OWM

OWL:LD A,(RL)

AND B0H

JR NZ,OL1

JR OLO

OWM:LD A,(RM)

AND 80H

JR NZ,OM1

JR OMO

GOTOY:LD A,(FLAG1)

AND 80H

JR NZ,OWM

JR OWL

OLO:CALL OUTXO

RETI

OI1:CALL OUTXI

RETI

OMO:CALL OUT20

RETI

OM1:CALL OUT21

RETI

END

当功率步进电机的运行频率大于负载启动频率时,若按运行频率直接启动,会造成丢步,甚至不能启动;若从运行频率直接停止,会造成超程。为使步进电机正常启动、运行、停止,需进行升降速控制。升速(降速)过程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8.5-98所示。其中,图α)为线性升降速控制,这种升降速控制以恒定的加速度加(减)速,方法简单,但升降速时间比较长。图b)为指数曲线升降速控制,这种升降速控制是从功率步进电机的矩频特性推导出来的,因而比较符合加减速过程的运动规律,能够充分利用功率步进电机的有效转矩,可使升降速的时间缩短。图c)为抛物线升降速控制,它既能充分利用功率步进电机低速时的有效转矩,又较简单,还可使升降速的时间大大缩短。

图8.5-98 升速频率控制曲线

升降速控制中脉冲序列的产生有以下两种方法:

①递增(递减)一定值。这种方法适合于线性升降速控制。如图a),将频率—时间函数f(t)离散化,以时间间隔Δt计算出离散的频率函数数列f(Δt)、f(2Δt)、f(3Δt)、…显示是一等差数列,相邻频率值之差Δf=f(nΔt)-f〔(n-1)Δt〕为一定值,对应的时间周期也为定值。因此,可以计算出起动频率对应的时间常数Ta,以及频率增量对应的时间常数ΔTj起动时采用TQ,而后逐次递减ΔT,直至运行频率fb所对应的时间Tb为止。时间的计算可采用软件的方法,也可采用CTC定时中断的方法。但后者因其定时不是连续的而造成升降曲线不是直线,而是折线(但可近似看成为直线)。在升速过程中,每改变一次频率,需持续运行一定步数(阶梯步长)。否则,由于步进电机的惯性作用,使其响应跟不上频率的变化而丢步。阶梯步长可根据ΔT算出,显然是一定值。

②查表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指数曲线升降速控制和抛物线升降速控制。如图8.5-99所示,按一定时间间隔Δt将频率—时间函数离散化,得到频率函数数列。将其换算为对应的脉冲间隔时间,依次存入内存某一数据区,如图a)。根据时间间隔Δt计算出各频率值对应的阶梯步长,存于内存的另一数据区,如图b)。在升速过程中。用查表法分别得到Tt及其对应的ΔLi,实现升速控制。可以将T和ΔLi交错存放,如图c)所示,这样在程序执行时可顺序取数,节省程序执行时间。

图8.5-99 离散脉率冲周期——步长表

升降速控制程序清单:

START:LD A,77H

LD I,A

LD A.OOH

OUT (84H),A

LD A,(FDATA)

CP OBH

JR NC,NEXT

LD HL.FDATA

LD FSTON.HL

JR MORL05

NEXT:LD A,OAH

LD(FSTON),A

LD A,(LSTON)

LD D,A

MORL05:LD HL,LC2

LD A,(HL)

DEC HL

OR (HL)

LD HL.MC2

OR (HL)

DEC HL

OR (HL)

JP NZ,MTHN05

LD HL,LC

LD A,(MC)

ADD A,(HL)

JP C,MTHN05

CP 32H

JP NC,MTHN05

LD A,(FSTON);进给总长度小0.5mm,

CP OBH

JP C,SET256;速度低于或等于10级,转恒速

DEC D;速度高于10级,降速

JR NZ.FIXF

LD HL,LSTON

DEC HL

LD LSTON,HL

LD A,(HL)

LD D.A

LD HL.FSTON

DEC HL

LD FSTON,HL

FIXF:LD A,(FSTON)

CP OEH

JR NC,SET16;速度等于或大于14级,时间常数采16

SET256:LD A,OA5H

JR NEXT2

SET16:LD A,95H

NEXT2:OUT (87H),A

LD HL,TSTRO

LD A,(FSTON)

LD C,A

DEC C

LD B.OOH

ADD HL.BC

LD A,(HL)

OUT (87H),A

IM2

EI

;插补程序,终点判断

HALT

JP MORL05

MTHN05: LD HL,FDATA

LD A.(FSTON)

CP (HL)

JP NC,FIXF

DEC D;开始升速处理

JP NZ,FIXF

LO HI,.LSTON

INC HL

LD LSTON.HL

LD A.(HL)

LD D.A

LD HL.FSTON

INC HL

LD FSTON,HL

JP FIXF

END

以上升降速控制程序采用Z80汇编语言编写,用CTC定时采用查表法。阶梯脉冲周期及步长表如图8.5-100所示,其中脉冲周期表既用于升降速,又用于进给速度控制。程序中,FDATA是数控加工程序给出的加工速度,FSTON存放实际加工中的速度级别。LSTON为正在调用的步长存储单元。升速在进给总长度大于0.5mm时进行,直至升到要求的速度改为恒速进给。进给总长度剩余0.5mm时开始降速,降至第十级速度停止。十级速度以下直接起、停。中断服务程序与恒速控制相同。

图8.5-100 升降速控制程序阶梯脉冲周期步长设置表

自动升降速控制也可通过硬件实现,如图8.5-101所示。指令脉冲P和输出脉冲P经同步器进入可逆计数器。同步器保证P和P互不影响地进入可逆计数器,从而避免P和P因时间上的重叠而造成计数误差。可逆计数器中的数N,等于指令脉冲数与输出脉冲数之差。数—模转换器为一权电阻网络,它将可逆计数器中的存数N的变化转换为电阻值R的变化。该电阻即为变频振荡器RC选频网络中的电阻,电阻值的变化将引起振荡频率的变化。振荡器的输出即是自动升降速电路的输出。当指令脉冲的频率f突然上升某一值时,使指令脉冲频率大于输出脉冲频率f,可逆计数器的加脉冲数大于它的减脉冲数,可逆计数器的存数N就逐渐增加,振荡器的频率逐步升高。只要f<f,这种状态就继续保持,这就是升速过程。在升速过程中,发出的指令脉冲数比步进电机走的步数大,其差值累积在可逆计数器中。经过一定时间,当振荡器的频率升到与指令脉冲频率相等时,即f=f,可逆计数器中的存数N保持不变,f即保持不变,这就是匀速过程。由此可见,可逆计数器的最大容量应按最高输出脉冲频率计算。若f由某一值突然变为零时,则f<f,可逆计数器的存数N逐渐减少,使振荡器的频率逐步降低,直至可逆计数器中的存数被减到零,这就是降速过程。在降速过程中,步进电机所走的步数恰好是降速开始时可逆计数器中所存的数。这就是说,步进电机在降速过程中多走的步数,恰好等于在升速过程中少走的步数。在升速、匀速、降速的全过程中,步进电机所走的总步数与指令脉冲总数相等。

图8.5-101 自动升降速电路框图

5.1.5 提高开环数控伺服系统精度的措施

提高开环数控伺服系统精度,可采用步进电机的细分控制以及反向间隙与齿距误差补偿的方法。

一般的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比较大,因而低速运行时不够平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噪声,使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受到影响。若把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进一步细分成若干步,使步进电机在细分状态下运行,并能使它在任何位置停止,这可大大改善步进电机的低频特性,并能实现机床加工的微量进给。细分控制方法有两种。一是先叠加后放大,就是把几个幅度相等而宽度不等的脉冲(每两个之间相差2个CP脉冲宽度),按一定的出现顺序进行加法运算,获得一阶梯电流,经放大后输入到低压管的基极(这时管子处于放大状态),使电机绕组获得阶梯形电流波,如图8.5-102所示。这种细分控制电路比较简单,驱动放大电路所用元件少。但对于大功率步进电机驱动电源较难实现,而且难于进行平衡调节。另一种是先开关放大后叠加,即由环形分配器产生的等幅等宽(或等幅不等宽)方波,按一定顺序经开关放大后,在电机绕组上进行叠加,如图8.5-103所示。显然,这种细分控制电路的功放元件数目随细分数n的增加成倍增加,但所用功放管的功率容量却成倍减少。从体积、成本上看,与前一种方法相当。这种控制电路较适用于大功率步进电机。

图8.5-102 先叠加后放大原理电路

图8.5-103 先开关放大后叠加原理电路

细分可用软件实现,也可用硬件实现。采用软件细分,应用较广的是先开关放大后叠加的方法,其硬件结构和程序设计与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基本相同,环形分配采用列表法。三相六拍二细分的通电逻辑顺序见表8.5-21。为实现二细分,需将每相分成两部分,即A0、A1,B0、B1,C0、C1。将表中所列编码存于内存指定区域,使用时只需按顺序调用即可。当细分数大于2时,需用两个字节放通电逻辑编码,其它情况与二细分相同。步进电机细分控制的恒速控制和升阶速控制程序与步进电机开环控制系统相似,与非细分开环控制系统相比,驱动电源放大的电路有所增加,如三相二细分的驱动电源放大电路,由原来的三路增至六路。

表8.5→21 三相六拍二细分通电逻辑顺序表

采用硬件实现步进电机细分时,为了给步进电机绕组提供阶梯电流,需配置细分环形分配器。图8.5-104所示为三相六拍二细分环形分配器。A1、A2、B1、B2、C1、C2为1状态时,表示相应绕组通电。分配器的初始状态为A1A2为1状态。正转时K+为1,分配方式为:A1A2→A1A2R2→A1A2B1B2→A1B1B2→B1B2→B1B2C2→B1B2C1C2→B1C1C2→C1C2→C1C2A2→C1C2A1A2→C1A1A2→A1A2…。反转时,K为1,分配方式为:A1A2→A1AC1→A1A2C1C2→A2C1C2→C1C2→B1C1C2→B1B2C1C2→B1B2C2-B1B2→A1B1B2→A1A2B1B2→A1A2B2→A1A2…。每一通电状态形成后,便为转换成下一通电状态作好了准备。

图8.5-104 三相六拍二细分环形分配器

应该指出,使绕组电流按等分阶梯上升或下降,步进电机各步的步距角是不均匀的。为实现步矩角均匀细分,需用计算法或作图法求出步进电机均匀细分的每一阶梯的M值,然后根据M值求出对应的I值,为得到均匀细分的步距角,绕组电流的上升、下降阶梯应是不等分的。

齿轮副间隙、丝杠螺母副传动出现的游隙以及溜板歪斜等产生的传动误差,通称为齿隙误差。由于齿隙误差的存在,当运动方向改变时,必然会引起伺服驱动元件空走,造成指令脉冲与实际进给步数不相符合,从而产生加工偏差。对于反向间隙误差,可以通过补偿的方法予以消除。在CNC系统中,采用软件进行反向间隙补偿。通常的作法是;当坐标轴接受反向指令后,在进行脉冲分配控制前,先调用反向间隙补偿例程,发出一定数量的间隙补偿脉冲(脉冲个数由实测确定),使工作台自动越过传动间隙,然后按指令脉冲移动。而对于由丝杠的螺距误差而造成零件的外形轮廓偏差的补偿需先对进给丝杠的螺距进行实测,得到螺距误差分布曲线和数据,然后将误差分布数据换算为脉冲个数,在内存中建一补偿表,在进给中通过查表进行补偿。或是根据误差分布的数据,在累积螺距误差到达单位脉冲当量处安装挡块,用位置开关检测并发出补偿脉冲。

此外,在开环控制的基础上附加校正伺服电路,组成开环补偿型伺服系统(参见图8.5-9),当出现传动误差时,可由反馈伺服回路给出一定的附加脉冲,使步进电机多走或少走一定步数,以达到补偿误差的目的。

图8.5-9 开环补偿型控制方案

1-混合电路;2-驱动电路;3-步进电机;4-位置测量元件;5-D/A转换器;6-脉冲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