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〇年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民族出版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工作大事记1949-1983》第435页(3808字)
1.6 青海省恢复被林彪“四人帮”禁止的民族形式物资交流会。一九七九年,全省二十八个地方举行了物资交流会。 (《人民日报》80.1.6.③)
1.25 新疆召开商业计划会议,确定今年商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安排好市场,供应少数民族所需商品,以加强民族团结。 (《新疆日报》80.1.25.①)
2.23 北京市民委和各级民政部门把党的民族政策落实到基层,在全市抓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的工作,恢复了“东来顺”、“又一顺”、“月盛斋”等一批清真风味商店的名称,增加了清真饭馆和小吃店,并在清真饮食副食店安排了回民职工。 (《人民日报》80.2.25.①)
2.24 上海市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恢复了清真屠宰厂,调整和增设了清真网点,恢复了原来的店名和经营特色。并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群众,在牛羊肉供应上切实加以照顾。 (《人民日报》80.2.25.①)
天津市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恢复和新建了回民糕点厂、副食品商店和饭馆等。红桥区、河西区还组织少数民族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分别对饮食、副食、糕点行业执行民族政策情况进行了检查。 (《人民日报》80.2.25.①)
2.25 内蒙古生产民族用品的企业已达六十多个,品种达一百五十多种,比粉碎“四人帮”前增加一点五倍。除根木碗、丝绸、虎皮烟杆等产品仍由传统产区供应外,其它产品全部自给有余。蒙古刀、马鞍子、蒙马靴等产品,除满足区内供应外,还支援了甘肃、宁夏等地。 (《内蒙古日报》80.2.25.①)
2.27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十三个县(市)中有十一个县(市)恢复了传统的集市街期。 (《云南日报》80.2.27.②)
3.28 宁夏回族自治区暨银川市各有关部门征求回族人民的意见,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和新设立了一批为回民服务的馆、店、厂。据不完全统计,银川市现有回民的饭馆、副食店、肉食店、甜食店、糕点加工厂等几十家,比一九七六年增加了一倍多。 (《宁夏日报》80.3.28.①)
4.13 一九七九年,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党委投资二百三十多万元,发展民族特需品工业。全州有六十五个工厂生产二百六十多种产品。 (《人民日报》80.4.13.②)
4.20 红河州生产少数民族特需商品一百五十多种,其中银制品的品种和数量为全省首位。 (《云南日报》80.4.20.①)
4.21 新疆开展民族特需品生产、供应情况的调查活动,根据群众需要和市场变化,安排了今年的生产和供应。 (《新疆日报》80.4.21.①)
4.下旬 国家民委、商业部、轻工业部、纺织部、供销总社和医药总局六个单位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联合召开北方八省、区民族贸易和民族特需品生产汇报会议。各省、区汇报了当前少数民族贸易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进一步做好民贸工作的措施和有关政策性问题。 (《内蒙古日报》80.5.22.①)
6.4 内蒙古各旗县和一些城镇都设立了民族用品商店或专柜,经营的少数民族特需品由一百七十多种增加到四百三十多个花色品种。 (《内蒙古日报》80.6.4.①)
6.7 一九八〇年开始,西藏商业部门合理地提高了牛、羊绒的收购价格。 (《新闻稿》80.6.8.P.6)
6.14 从六月上旬起,西藏把藏族群众日常必需品的藏帽、酥油壶、铝壶、铝锅、烟叶、日用陶器等七种商品的销售价格,分别降低12%到21%。 (《新闻稿》80.6.15.P.11)
6.19 新疆敞开供应各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砖茶。 (《新闻稿》80.6.22.P.22)
7.6 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关闭多年的银匠铺重新开业。 (《青海日报》80.7.6.①)
7.31 广东、广西、湖南毗连的瑶、苗、壮、汉等民族杂居的十一个县在广西富川县联合举行物资交流会,成交额达一千九百多万元。 (《新闻稿》80.7.31.P.56)
根据中央有关政策精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从今年起,进一步降低部分少数民族特需品税收。 (《新闻稿》80.8.1.P.11)
8.6 北京第一个出售少数民族日用品的专柜在西单百货商场营业。 (《新闻稿》80.8.7.P.11)
9.6 新疆建成十个出口商品基地,扩大了出口货源。 (《新闻稿》80.9.7.P.25-26)
9.8-12 轻工部、纺织部、商业部、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在长沙召开第八次全国少数民族特需品生产供应会议。会议检查了今年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对明年工作作了安排,根据销区市场需要,衔接了一九八一年七十二种少数民族特需品的生产和调拨计划。 (《民族团结》80.11.P.28;《新闻稿》80.9.22.P.1)
10.2 新疆具有民族特色的个体手工业和商业户发展到近万户。 (《新闻稿》80.10.3.P.7)
10.9 湘西州生产民族特需品的企业由三个厂发展到十八个厂,工人由二百四十三人发展到一千五百八十四人。去年总产值比一九七三年增长了四倍多,花色品种由十一种一百零五个花色发展到六十五种四百二十七个花色。 (《人民日报》80.10.9.②)
10.12 近两年来,中央和地方拨款七百四十万元,扩建了云南二十七个生产民族特需纺织品的工程,并对一些企业采取减税、免税等办法,使云南省民族特需纺织品逐年递增9%。 (《云南日报》80.10.12.①)
10.15 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地方工业产品展销会在呼和浩特举行。 (《新闻稿》80.10.16.P.10)
10.23 藏北草原那曲(黑河)镇举行盛大物资交流会。 (《新闻稿》80.10.24.P.4)
11.9 国家拨给辽宁省白银五百两,为少数民族生产首饰。 (《辽宁日报》80.11.9.①)
11.16 西藏自治区自决定:即日起,在全区降低牛羊肉、内地冻猪肉、当地猪肉和猪肉罐头的销售价格。 (《新闻稿》80.12.16.P.1)
12.1-15 内蒙古自治区在呼和浩特市举办首届社队企业产品展销会,展出各具特色的产品一千多种,成交总额近七百多万元。 (《内蒙古日报》80.12.2.①;12.16.①)
12.1 云南省三十一个边疆县在昆明共同兴办的一个边疆民族贸易联合货栈开业。 (《新闻稿》80.12.30.P.13)
12.4 贵州省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民族商店开业。 (《贵州日报》80.12.28.②)
12.17 为改变草原牧民历来无床的状况,内蒙古拨款六十多万元加工生产了一千套蒙古包床,分期分批无偿送给锡盟、乌盟、巴盟等地的牧民使用。 (《内蒙古日报》80.12.17.①)
12.29 一九七九年,西藏用于发展民族生活用品、用具、工艺品等民族特需品生产的资金,占全区轻工业总投资的72.5%,比去年增加近两倍。民族特需品生产量比去年增长了43%,其中氆氇和金银首饰增长了一倍,民族服装增长50%,皮革和民族生活用具增长30%,民族鞋帽、围裙、地毯、卡垫分别增长10-15%。 (《新闻稿》80.12.30.P.17)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委、计委、商业局在银川联合召开全区民族贸易工作座谈会,交流了各地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开展民族贸易工作方面的经验,检查民族贸易工作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方面存在的问题,研究改进工作的意见和措施。 (《宁夏日报》80.12.29.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