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
出处:按学科分类—天文学、地球科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地貌学辞典》第170页(813字)
突发于沟谷中或坡地上的饱含大量固体物质(泥、沙、石块和巨砾)的特殊洪流,称为泥石流。它具有突然暴发、历时短暂、来势凶猛、破坏力大等特点,是山区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泥石流的形成需同时具备3个条件:
(1)流域内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并能以滑坡、崩塌等块体运动方式转移到沟谷内,直接与湍急的水流相互作用而成泥石流,这是形成泥石流的物质基础。
(2)流域内谷坡陡峻,沟床纵比降大,有利于水流的汇集和松散堆积物的崩落,并掺混为泥石流体迅猛下泻,这是形成泥石流的地形条件。
(3)在沟谷的上、中游区,有暴雨洪水或冰川积雪融水和湖泊、水库溃决等提供充沛的水源,凭借有利的汇流地形,冲蚀掏挖谷坡或沟床松散物,这是形成泥石流的水动力条件。
上述3个条件是相辅相成的,其总的规律是:泥石流的区域分布和发育程度受控于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泥石流的暴发频率和活动强度受控于水源补给量和水动力激发因素,泥石流的性质和规模受控于松散固体物质的储量多寡和补给方式。
泥石流大多发育在山区大江、大河两岸的支沟中,从上游到下游分为泥石流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3个区段。其中形成区位于流域的上游,形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水源主要由这里供给;流通区位于流域的中游,是泥石流破山而出的通道;堆积区多位于流域的下游,泥石流到此摆动频繁,快速漫淤,形成扇形和锥形地貌。
泥石流不同于一般水流或洪水,它是高浓度的固液两相颗粒流,泥石流体中固体物质的体积含量达30%~80%。固体物质的多寡、成分和补给方式,决定泥石流的性质、类型和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