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的起源与发展》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244页(1235字)
【着者】:
麦克斯·缪勒着。缪勒(1823-1900),英国近代学者,资产阶级宗教学的奠基人。本书是缪勒开创宗教学研究的代表作,主要研究宗教产生、发展的原因,揭示宗教的本质、宗教的心灵基础以及宗教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本书的研究成果是独具魅力的。指出,宗教产生的过程基本有三个阶段:从自然对象中形成的物质宗教,从人类自身中形成的人类宗教,然后是由物质宗教和人类宗教汇合而成的心理宗教。作者认为产生原始宗教的诱因有三方面,一是人类完全能把握的物体如石头、甲壳之类;二是人类只能部分把握的自然对象如树木、山河等;三是人类可见不可及或完全不能触知的自然对象如苍天、太阳、星辰等。其中关键是第2类和第3类自然对象。因为在本书看来,“宗教乃是领悟无限的主观才能”,人类正是在那些半触知的对象(即第2类对象)中开始把握、追寻无限,后来又在不可触知的东西中追寻无限,继而又在不可见的物体中追寻无限,从而产生了神灵、上帝等宗教观念。那么,为什么人会从有限之物的内部或外部感觉存在一种无限之物,进而形成神的观念呢?这首先要归因于人类面对自然对象时产生的秩序感、无限感。人们从观察自然现象中深切感到现象背后有某种起支配作用的原因、规律或秩序。那伟大的、显得压倒一切的自然现象尽管激起心灵中的畏惧、赞美与欢乐,但由于自然现象重复出现,日月交替准时无误,节序前后衔接,以及众星之有规律的漂移等,都会使人产生秩序感、法则感和无限感。这种秩序感和无限感,正是构成一切宗教所共同的基本成份。它们全部来自大自然的启示:“一个处在黎明后面金色的海洋里,另一个处在太阳的日常运转中。”其次,原始语言在宗教观念形成过程中也起了很大作用。因为原始语言的任何词根都具有主动性和性别(阴阳)成份,如古印度语言中称石头为“切割者”,称船为“飞者”,山是“守卫者”,而大多数民族更把太阳比为母亲,这样,用语言描述某一对象特征的过程便不自觉地成为一种艺术创作过程,成为将自然力人格化的过程。而当人们用主动性、人格化的语言去把握那难以把握或完全不能把握的自然力时,又逐渐认识到这种自然力与人的力量有极大区别,如雷击的力量与人的打击力量就有天壤之别,这样在对自然力人格化认识之后又导致“超人化”认识过程,视自然力为超人的、不可抗拒的力量,耸立于人世之上的万神殿遂由此产生。作者认为,在宗教的发展过程中,最初的宗教是单一神教,这时有许多来自不同领域、代表不同品格的神,它们在各自领域内是至高无上的,相互间无统属关系。第2阶段则是多神教阶段,在众神之上存在一个至上神,众神统一在它周围而成为一个社会性的整体。第3阶段为一神教,此时形成了被认为比一切自然对象更深刻丰富、更真更善更美的唯一神。但这已是宗教的尽头了。全书结构严密,富有雄辩色彩,语言优美,气势雄浑。对于了解和研究宗教学有很大参考价值。缺点是它没有揭示宗教的阶级属性,掩盖了宗教作为奴役人民大众的精神鸦片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