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宋诗选注》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35页(1218字)

【着者】:

宋代歌选本。钱钟书选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书中选录了81位宋代诗人的诗歌375首,反映了宋诗的基本面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方面:(一)反映国破家亡的现实,弘扬民族精神,抒发爱国主义感情的诗篇。宋王朝国势孱弱,屡受辽国、西夏、女真的侵扰。诗人们号召抵御外敌、收复失地,写下了不少关心国家、民族命运的作品。如杨万里的《初入淮河》,陈与义的《登岳阳楼》、《伤春》,吕本中的《兵乱后杂诗》,刘克庄的《北来人》,罗与之的《寄衣曲》,严羽的《临川逢郑遐之云梦》,乐雷发的《乌乌歌》,文天祥的《扬子江》等。特别是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入选很多。如他的《书愤》“楼船夜雪瓜洲渡,铁秋风大散关”,描写大雪纷飞,战舰往来,秋风凌厉,铁马急驰。守土卫国的战斗威武雄壮,有声有色,抒发了诗人誓死报国的满腔悲愤。他的《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诉说了生前未见祖国统一,确信死后中原定能收复的心愿,读来感人至深。(二)反映人民困苦生活,揭露统治者压迫剥削的诗篇。在这些诗中,诗人对劳动人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如梅臣的《汝坟贫女》、范成大的《催租行》、陆游的《太息》、刘克庄的《筑城行》、王安石的《河北民》、周紫芝的《婆饼焦》、刘子翚的《策杖》、文同的《织妇叹》、杨万里的《悯农》等,描写了农民、杂役、织工的艰辛劳动和贫困生活。其中有代表性的是王禹偁的《对雪》和范成大的《催租行》。前者由自己的安逸生活推想到工役士卒饥寒交迫的遭遇,进而对尸位素餐的官吏予以鞭挞,表现了作者躬身自责,关心民生疾苦。后者以一个老汉的自述,反映了广大农民在荒年无力交租,被迫典衣卖女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催租恶吏敲诈勒索的丑恶嘴脸,是宋诗中着名的现实主义诗作。(三)描写自然景色,表现生活情趣的诗篇。如陈师道的《别三子》、《示三子》,曾几的《三衢道中》,陈与义的《牡丹》,寇准的《书河上亭壁》,苏钦的《初晴游沧浪亭》,陆游的《溪上作》,范成大的《晚潮》,叶绍翁的《游园不值》等,或描写山川风物,或表现漫游思乡,或描绘离情别绪,反映了宋代知识分子生活的各个侧面。其中有不少作品写得别有情趣、传诵久远。如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把诗人途经瓜洲时,怀念故乡的心情表达得多么巧妙。一个“绿”字,把江南春光描绘得生意盎然,对故乡的思念因而更浓烈了。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以飞鸿踏雪泥”,写飘蓬人生的感慨;赵师秀的《待客》“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写候客不至的怅然;陈师道的《示三子》“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写骨肉分离的深情,委婉细腻,都是为人称道的名篇。宋诗有过分议论和散文化的毛病,历来评价不一,至今歧义犹存。本书的《序言》介绍了宋诗的产生背景,成就和局限,注释旁征博引,文字生动,是一个独创一格的选注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