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一千零一夜》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433页(1977字)

【着者】:

又名《天方夜谭》。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本书是中近东各国、阿拉伯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共同加工、提炼、编纂而成。故事从8世纪起不断得到丰富提炼,于16世纪定型,其后几乎传遍了全世界,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故事来源于3部分:第1部分来自波斯;第2部分出自伊拉克,讲的是“黑衣大食”阿拔斯王朝的故事,特别是哈里发哈伦·拉希德统治时期的故事;第3部分讲的是埃及麦立克王朝的故事。其中以第2部分伊拉克故事现实感最强。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中,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鲁亚尔生性残暴嫉妒。由于王后行为不端,他把她杀了。从此以后,他每天娶一少女做王后,翌日早晨即将她杀掉,以示报复。宰相的女儿山鲁佐德,为了拯救无辜的同胞,自愿嫁给国王。她用讲故事的方法吸引国王,使他爱不忍杀。每次讲到最动人的地方,天刚好亮了。这样一直拖了一千零一夜,国王终于被感化。这种处理方式主要出于艺术结构的需要,这也是书名的来源。我国古时称阿拉伯国家为“大食国”,明朝以后改称“天方国”,又因阿拉伯人喜在夜间讲故事、听故事,或者因为书中的故事是在夜间讲述的,所以我国又将《一千零一夜》译为《天方夜谭》。这部民间故事集,以离奇多变的题材,洒脱的艺术手法和神幻莫测的东方色彩,生动地描绘了一幅中世纪阿拉伯帝国社会生活的复杂画面。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人们的思想感情、生活方式以及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涉及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奴婢乞丐,还有天仙、精灵和魔鬼,三教九流,应有尽有。在这样一个形形色色,洋洋大观的世界里,上天入地,瞬息万变,腾云驾雾,穿洋过海,令人目不暇接。最着名的故事有:《巴格达窃贼》、《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阿拉丁和神灯》、《渔翁的故事》等。《巴格达窃贼》的主人公,为了帮助贤明的国王驱除凶残狡黠的宰相,被宰相的魔法变成了小,但他没有被恶势力所屈服,历尽艰险,去偷盗佛眼。最后获得了飞毯,处决了宰相,救了国王。国王为了表彰他的功绩,要他当宰相,他谢绝了。《阿里巴巴和四十个强盗》的主人公阿里巴巴,在砍柴的路上无意之间发现了强盗集团的宝库,得到了大批财宝,但他并不据为己有。强盗们为除后患,秘密私访要谋害阿里巴巴。在聪明机智、嫉恶如仇的女仆美加娜的帮助下,阿里巴巴才化险为夷,并战胜了强盗。《阿拉丁和神灯》写一个裁缝的儿子,在他被招为驸马后经常救济穷人。他历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杀死了作恶多端的非洲魔法师弟兄。《渔翁的故事》里的渔翁,以智慧和计谋制服了凶恶可憎的魔鬼;国王也杀了作恶多端的妖妇而拯救了整座城市的居民。这些故事说明,人民群众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无穷的智慧;代表正义、光明的正人君子,不论其职位高低,总是能战胜邪恶、黑暗的。《一千零一夜》对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昏庸无道、专横跋扈和欺诈成性作了无情地鞭挞。如前面提到的国王山鲁亚尔竟然荒唐到每夜要宰相捉一个少女供他寻欢作乐,天一亮便把她处死。又如在《渔夫和哈里发的故事》中,写渔夫积蓄了1百金币,从此就提心吊胆,夜不成眠,生怕哈里发哈伦·拉希德会来索取。一天夜里,他躺在床上想来想去,豁然开朗:要保住金币,只有先“养成一种经得起鞭挞的习惯”。想到这里,他霍地跳下床来,一面鞭挞自己,一面申辩自己什么东西都没有。这段生动的描写,反映出了尊贵的拉希德在百姓的心理上投下了浓重的阴影,从而把阿拔斯王朝这个最负盛名的国王的专横跋扈、贪得无厌剖析得十分出色。直到今天,在一些国家的人民中对玩世不恭、专横跋扈、荒淫无度的人,常常这样谴责他:“依旧过着‘一千零一夜’的生活。”《一千零一夜》流传于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教帝国时代,因此它的伊斯兰教色彩比较浓厚,“安拉是唯一的主宰”,“我把自己的一切托靠安拉啦”等等词句充斥全书。此外,书中还宣扬了富商巨贾的“美德”,发财致富的“奥秘”,轻视妇女,丑化奴隶等等剥削阶级思想。《一千零一夜》最明显的艺术特色是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丰富的想象力和近乎荒诞的夸张描写。高尔基把它誉为民间口头创作中“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故事套故事的结构方式,是它的另一艺术特色。这种结构方式,可以把许多民间故事组织在一起,成为一个庞大的故事系统,能紧紧地吸引读者的注意。第三个艺术特色是语言生动。作品运用的是经过加工提炼的民间口头语言,词汇丰富,生动流畅,极富感染力。当然,《一千零一夜》在艺术上也有结构不够严谨;有些故事情节大同小异;主题不够鲜明;有些描写单调刻板等,这在一般民间故事中是难免的。《一千零一夜》对西方各国的文学、音乐、戏剧和绘画都曾产生过影响。意大利薄伽丘的《十日谈》、英国莎士比亚的《终成眷属》、德国莱辛的剧《智者纳旦》、西班牙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名着,在取材和写作风格上,都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受到《一千零一夜》的影响。

上一篇:《沙恭达罗》 下一篇:《源氏物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