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对话集》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508页(983字)
【着者】:
柏拉图着。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唯心主义哲学家。本书系由朱光潜从柏拉图近40篇对话中选译8篇编辑而成,书中论及诗的灵感、统治者的文学音乐教育、诗人的罪状、修辞术、美、爱美与哲学修养、美感、文艺教育等。这都是柏拉图进行哲学思辨时涉及到文艺理论问题的一些见解,它与当时雅典贵族党与民主党激烈的阶级斗争紧密相关,也是当时希腊文化由文艺高峰转到哲学高峰的时代风气的产物。首先,在文艺与现实世界的关系问题上,柏拉图一方面认为,艺术世界是由摹仿现实世界来的,现实世界又是摹仿理式世界而来的,是“摹本的摹本”,“和真理隔着三层”;另一方面却又认为美感教育可以逐步由形体的美到心灵的美、到行为和制度的美、到各种学问知识的美,最后达到理式世界最高的美,这是永恒的美。他以自己的“理念论”来看待艺术,所以他轻视诗人和其它摹仿的艺术家,认为他们是运用技巧知识的“手艺人”,把他们划为社会九等人中的第六等。其次,在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上,认为古希腊文艺中的荷马史诗以及悲剧和喜剧的影响都是坏的,因为它们只能培养人性中低劣的摧残理性的部分,如“哀怜癖”和“感伤癖”,所以他在《理想国》、《法律篇》等篇中对诗人下了逐客令;认为理想国中除掉颂神和赞美好人的诗歌以外,不准其他诗歌闯入国境。这里,一方面贬低诗人及艺术的作用,但另一方面又强调诗歌要能教育公民颂神和捍卫国家。可见柏拉图对文艺是有自己的哲学、政治标准的,不符合他的标准的,哪怕艺术成就再高,如荷马史诗,也都毫不留情地清洗掉。第三,在文艺创作问题上,认为文艺才能来源于“灵感”。他的“灵感说”有两层意义:一是认为高明的诗人都不是凭技艺写诗的,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因此,诗人是神的代言人,灵感有如磁石一样,由神传到诗人、再由诗人传到无数听众;二是认为灵感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灵魂脱离肉体后会飞升到永恒的“理式世界”,灵魂再度依附肉体时、就会隐约回忆到“理式”美妙的影子,这时就会处于迷狂状态,这就是灵感降临的征候。文艺创作、欣赏以及爱情都是这样的。柏拉图的文艺思想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曾在佛罗伦萨创立过一座柏拉图学园,后世许多着名文艺理论家、艺术家都受到他的影响。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柏拉图比亚里士多德有更多真正的伟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