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语音学纲要》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536页(1295字)
【着者】:
罗常培、王均着。罗常培(1899-1958),中国现代语言学家。本书是一部系统介绍语音学理论的大学教科书。编写原则是:“应用语音学的一般原理,联系中国语言的具体实际,所举的例子以普通话为主,普通话没有的然后举各地方言,汉语没有的再举兄弟民族的语言,为补充中国语言所没有的音,或为比较上的便利,才引用外国语言的例子,以资参考。”全书共分7章,并附4个附录。第1章《导言》。论述语音学的性质、功用、类别以及语音的符号和研究语音的方法。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学研究语言的声音系统(声音的成份、声音的性质)和变化以及变化的规律。语音学从不同的角度可分为生理语音学、物理语音学、实验语音学、实用语音学、定性语音学、节律语音学、普通语音学、历史语音学、比较语音学等等。第2章《语音的基础》。语音的基础分为物理基础、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并由此产生语音的物理、生理、社会3方面的属性。辨认声音的4个要素是音高、音势、音长、声色。声音都可以分为乐音和噪音。人类发音的生理基础是各种发音器官的协同作用。发音器官分为3部分:呼吸器官、喉头和声带、口腔和鼻腔。3至6章分别是《语音的分类》、《语音的结合》、《语音的节律》、《语音的变化》。语音音素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元音可以从3方面进行分析:口腔的开闭,舌头的前后,嘴唇的圆展。辅音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音素与音素的结合可能构成音节、复合元音、复辅音。语音的结合不是从一个音跳到另一个音,在相连的两个音素的移动流转之间往往存在过渡成份,这就是“音渡”。声调是某些语言的一种重要语音现象,是语音的结构成份之一。本书详细地介绍了汉语的声调系统。语言中声音的高低、轻重、长短、快慢、间歇和音色造成语言的节律。语言的节律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必要手段。语音的变化分为历史音变和语流音变(“联合音变”)。本书介绍的语音变化有同化、异化、弱化、增音、减音、脱落、换位、代替、转换、颚化、唇化和鼻化等。第7章《音位和音位学》。某个语言中能够区别词(意义)或词的形态的一组有关的声音的最简单语音单位是这个语言的“音位”。同一音位总是包含不同的音位变体。音位学就是以语音的分析为基础,研究语言的音位系统的一门学问,它是从语言的社会本质着眼来研究语音。本书评论了几种流派的音位学说,包括功能派、心理派、实质派和虚构论的音位学说。书末的4个附录是:(一)介绍几种简单的语音学仪器,有齿轮发音器、浊音针、渐变音高管、共鸣筒、假颚、浪纹针、乙二声调推断尺等等。这些介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读者直观地了解实验语音学的普通器材。(二)前苏联语言学家谢尔巴制订的元音、辅音表。(三)国际音标一览表。(四)音位的“区别特征”和“生成音系学”。这一附录介绍了美国语言学家雅可布逊和乔姆斯基等先后发展起来的音位的“区别特征”理论和与转换生成语法有关的“生成音系学”理论,富有参考意义。本书结合我国语言实际、由近及远地讲解语音知识,对于推广普通话、调查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学习外国语或进一步研究语音学,都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