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象思维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3页(395字)
即不用意象进行的思维。20世纪初,在德、法、英、美各国的许多心理学家中间曾发生过一场关于无意象思维的争论,其焦点是,是否存在无意象思维,这也是无意象思维这个概念的来源。无意象思维派宣称思维可以不用意象而进行,其论据是被试者的内省报告,这些人不能报告思维时有任何意象。着名作家奥尔德斯·赫胥黎也承认,“从我能记忆的时候起一直到现在,我经常是一个贫于视觉意象的人,即使是意味很深的诗句也不能在我心目中引起图像……。”他的话也表明,在没有多少视觉意象的情况下,也可以产生高度想象性和创见性的思维,无意象思维确实存在。无意象思维者和运用意象思维的人,在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有些人觉得图示或图形有助于理解一个概念或关系;有些人则必须把这种视觉信息转化为语言形式才会有帮助。前者运用意象思维,使用视觉元素编码;后者属于无意象思维者,使用的是非视觉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