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式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548页(1309字)
诗论专着。作者皎然。成书于唐贞元五年(789)前后。全书分为五卷。《历代诗话》、《唐宋丛书》等所收为一卷本。唯清代陆心源《十万卷楼丛书》所收为五卷本。书中围绕诗歌创作与鉴赏问题,分列《明势》、《明作用》等三十多个专题作了精要的议论与总结,并引录曹植、陆机、陶潜、杜甫等百家诗作三百余例分类品评。其中对审美心理现象有撮举发明。在创作心理方面,主要论述了“作用”、“体势”、“情性”、“比兴”、“取境”、“神会”等问题。其一是论“作用”。《诗式序》首先标举作用之妙,“作用”即创作构思。《明作用》一节,言措意构思,如创制壶中境界。以下创作论,均围绕“作用”展开。其二是论“体势”。卷一《诗有四深》列体势、作用、声对、义类为诗的四要素。《三不同语、意、势》一节,把“势”看做比“意”和“语”更高的创作层次。卷二则指出“夫诗人作用,势有通塞,意有盘礴”。可见“势”既是艺术创作的要素,又不同于构思中的立意,乃是诗歌本体的动态逻辑结构。卷一有云:“势逐情起,不由作意。”揭示了诗的动势与诗人情感心理的关系。主体的心理趋向自然决定了诗作的取势触及心理定势与直觉现象,甚有深度。其三是论“情性”。卷一《文章宗旨》称颂谢灵运诗“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卷二论诗以“情多、兴远、语丽为上”。明确提出诗以情为本,贵在真情、自然之情的主张。其四是论“比兴”。《用事》一节说:“取象曰比,取义曰兴,义即象下之意”。将“比兴”作了新的解释,借以与其“境象”理论连为一体。“象下之意”,即在象外之境,取兴可融入取境。其五则论“取境”。“取境”一节既言险中见奇,又推崇“不思而得”,“宛如神助”,将意境的发现与直觉灵感联系起来。其六论“神会”。《立意·总评》曰:“或偶然中者,岂非神会而得也”。正欲揭示艺术创作的直觉灵感之秘。皎然既肯定“天机”,又强调“作用”,主张情致与感兴的遇合。“虽取由我衷,而得若神表”,司以意冥,难以言状,是为“神会”。《诗式》并不偏尚灵感,而列举“四深”、“二要”、“六至”、“七德”等创作要求和“四不”、“二废”、“四离”、“六迷”等除弊之法。可以说,皎然的《诗式》建立了以构思为中心的创作心理学大略体系。在鉴赏心理方面,《诗式》以十九字概括作品“德体风味”之众美,又将诗作按情格高下分为五格。卷一总论之后兼评“不用事第一格”之诗例,卷二品评“作用事第二格”之诗例,卷三品评“直用事第三格”之诗例,卷四品评“有事无事第四格”之诗例,卷五品评“有事无事情格俱下第五格”之诗例。各以高、逸、真、忠、节、志、气、情、思、德、诫、闲、达、悲、怨、意、力、静、远十九字分别品题。而尤为称美两重意、三重意、四重意的“文外之旨”,以“但见性情,不睹文字”为诗道之极。《诗式》既注意到作品风格美的多样化,又以情性与用事结合的程度,即意境创造的尺度来品第高下,与注重主体审美心理的创作论相呼应,形成了注重主体美感心理的鉴赏论。是为钟嵘《诗品》鉴赏心理学到司空图《二十四诗品》鉴赏心理学之间承启的重要一环,对我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心理学和诗歌鉴赏心理学的理论建设有所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