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
书籍:中国军事史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军事史辞典》第767页(413字)
清代军队建制。明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正黄、正白、正红、正蓝4旗的基础上,增置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建立起八旗兵制。清太宗皇太极时,又将降清的蒙军、汉军编成蒙古8旗和汉军8旗。清军入关前已有24旗,但仍习称“八旗”。八旗制是由兵民合一的牛录制发展而来的军政合一的制度。在入关前,以兵制为官制,旗内的军、政、财、刑权均操于旗主之手。入关后,随着满族封建化的完成、统治地域的扩大,八旗的规模、任务、性质也逐渐发生变化。八旗分为“禁旅八旗”和“驻防八旗”两种,直属于国家而不再归旗主所有。由于清王朝实行民族统治和民族歧视政策,八旗在清军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其装备、训练、待遇都优于绿营。在清代前期,“太宗征藩部,世祖定中原,八旗兵力最强。圣祖平南服,世宗征青海,高宗定西疆,以旗兵为主,而辅之以绿营”(《清史稿·兵志》)。清代中期以后,八旗渐趋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