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中外关系史辞典

聂斯脱利派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湖北人民出版社《中外关系史辞典》第515页(348字)

基督教的一个别派。得名于教义倡导者君士坦丁堡大主教聂斯脱利(Nstorius,?-约451)。主张基督的“神性”与“人性”分为二位的“二性二位”说。于431年在以弗所(Ephesus)召开的宗教会议上,被判为“异端”,并将聂斯脱利革职流放。其信徒逐步向东方发展,并得到波斯王支持,5世纪末成立独立教会,自称“东方儿女”,活跃于美索不达米亚和中国海之间。唐贞观九年(635)由聂派主教、叙利亚人阿罗本(6lopen)正式传入中国,称为“景教”,受到唐太宗以下6代皇帝优待,在长安、洛阳、周至等地建有寺院。会昌五年(845)灭佛,受到波及,此后逐渐消失。元时重新在中国出现,蒙古人称之为“也里可温教”,元亡时再度中断。参见“景教”和“也里可温教”条。

上一篇:挑筋教 下一篇:中外关系史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