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12页(1070字)

(释文〕 所谓“地”,是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区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有利于进攻或防守。远近:指路程的远近。险易:险要或平坦,指地势而言。广狭:广阔或狭窄,指作战区域而言。死生:即死地和生地,谓有利于进攻或防守。汉简作“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多“高下”二字。

〔例1〕 相传在上古时期黄帝部族与蚩尤部族发生过一场大战。黄帝深知蚩尤部族使用铜兵,势力强大,难以抵御,在与蚩尤部族接触之后,立即主动向北引退。蚩尤部族跟踪追击,来到华北平原,由于环境生疏、气候不适,语言隔阂,敌情不明,以及饮食缺乏等因素,行动日益困难,伤亡人数不断增加,战斗士气大为衰退。相反,黄帝部族因得天时地形之利,可选择有利的时间和地点,主动予以反击,所以无形之中实力相对增强。最后,双方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展开决战,黄帝根据当地的作战条件,抓住有利的天候,即在狂风大作,尘沙蔽天,蚩尤部族混乱迷惑之际,利用指南车指示方向,驱众向蚩尤部族冲击,迅速取得胜利,还擒杀了蚩尤。

〔例2〕 西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陵自居延遮虏障出塞,深入东浚稽山(今阿尔泰山)南部勒水一带,观察地形和匈奴的动静,如果不见匈奴的踪影,就退回受降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休息士卒。李陵率领步卒5000人,从居延出塞向北推进,三十天后抵达浚稽山,扎下大营,沿途使人将所过之处的山川、地形绘制成图,派部骑陈步乐送回长安。武帝召见陈步乐,很高兴地封他为郎官。

〔例3〕 明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朱棣以“靖难之役”时蒙古兀良哈部相助有功的原因,将大宁卫(治所在今内蒙古宁城县西老哈河北岸大名城)迁移至保定,以其故地酬赏给兀良哈。大宁、开平(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闪电河北岸)是明军在塞外主要防御方向上的两个重要战略基地,明初在此设卫经营,加大了战略防御纵深,使阵地前有近三百里的纵深,左右又有奴尔干都司(治所在今俄罗斯黑龙江下游特林地方)和哈密卫的有力依托,防线巩固,具有很大韧性。朱棣放弃大宁,使开平孤立,不得已也向后撤,逐步失去了富有韧性的塞前三百里纵深,使长城九边(即辽宁北镇县、天津蓟县、河北宣化、山西大同、偏关、陕西榆林、宁夏固原、银川、甘肃张掖九个边防重镇)直接暴露在蒙古骑兵进攻的矛头之下,使正统年间以后的北部边防长期陷于消极防御的被动局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