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少则能逃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133页(595字)

(释文〕 兵力比敌人少,就要善于摆脱敌人。 逃:脱离、摆脱;一作“守”。

〔例1〕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0年)春,张献忠在玛瑙山受挫后,明军网张四面,穷追不舍。面对强敌,张献忠没有死打硬拚,而是攀藤附葛,踰山越岭,乘夜潜逃,甩掉了追兵。

〔例2〕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十二月,护国军第一军总司令蔡锷率8000人入川,拟对川边敌军突然袭击,出奇制胜,夺占叙州(今四川宜宾)、泸州诸要地,再北攻成都、东取重庆,尔后挥师东下,会师武汉。然而,由于护国军兵未动即公开宣战,打乱了秘密开进、突然袭击的作战计划。当蔡锷抵达四川纳溪时,袁世凯已调集了曹锟、张敬等四个师三个混成旅约四万余人入川,使护国军在兵力上处于劣势,丧失了战场上的主动权。由于敌人兵力居优势,且又占据险要地形,护国军虽奋战多日,始终未能突破敌军阵地。这时,敌人又以一师两旅的兵力全部压向纳溪,蔡锷为了保存军力,待机破敌,遂于次年三月六日指挥护国军主力撤至大舟驿、叙蓬溪(今护国镇)一线休整。三月中旬,蔡锷在护国军士气复振的情况下,果断对敌反攻,连战皆捷,使敌主力第七师将校伤亡殆尽,士兵损失过半,已无再战能力,有力地配合了其它方向军队的行动,推动了全国反帝制运动的发展壮大。

上一篇:敌则能战之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