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432页(1337字)

(释文〕 作战时,把军队置于无路可走的境地,士卒宁死也不败退;既然士卒死都不怕,就会竭尽全力去战斗了。 投:投放、投置。无所往:指走投无路、无路可走。死焉不得:谓既然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不可得呢?一作“死,焉不得士人尽力”,句读不同。

〔例1〕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1355年)六月,朱元璋借元军与刘福通在安徽交战的机会,率军渡过长江,到江南寻求发展。为激励将士奋勇杀敌,朱元璋渡江后舍弃船只,任其顺流东下,以示断无北归之意。众将士见无退路,皆奋勇向前,兵锋所向,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例2〕 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十二月,傅友德领明军由曲靖沿格孤山向南,直捣乌撒(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当时,元右丞实卜收兵屯于赤水河,抗拒由四川东进的明军郭英部。傅友德大军已到,实卜慌忙逃遁。傅友德下令在乌撤建造城垒,刚刚完工,实卜又纠集了许多蛮夷部落返回挑战。傅友德据高冈严阵以待,诸将请战,他故意以深入敌境,不能轻易出战为托词,加以拒绝,诸将和士卒无人畏惧,反而请战更加迫切。傅友德由此预知将士可用,便下令说:“我军深入敌境,有进无退。实卜逃遁复归,军心必不统一,大家齐力与之战斗,就不唯将其打败。如果让他占据险关自固,到时就不易攻克他了。”众将士因此奋勇出击,大破实卜军,斩首3000级,缴获战600匹,实卜率残部逃走。

〔例3〕 明建文四年(1402年)四月,燕王朱棣与忠于建文帝的明军在安徽境内小河两岸对峙已久,勇将王真、陈文、李斌相继战死,诸将因此惧怕,劝说燕王道:“我军深入敌境,又逢天气暑热,阴雨连绵,士卒患病的很多。小河以东,田野平阔,很多,而且小麦将熟,如果我们渡河去那里选择一块地方休养士马,观察形势待机而动,就可持久与敌作战。”燕王没有同意,他说:“作战的原则是有进无退。现在胜利的局面已经形成,如果这时渡河返回北岸,就会刺激士卒思乡还家的情绪,军队就要面临解体的危险。在此关键时刻,怎么能轻易后退呢?你们的意见太拘泥短视了。”于是下令继续与明军相持,终于击败了敌人。

〔例4〕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六月,施世骠、蓝廷亮领兵到台湾镇压朱一贵起义,屡败朱一贵兵,使朱一贵退据台湾府城(即今台湾台南市)不敢出战。这时,有一名西港百姓愿意当向导,引清兵由西港暗渡,从台湾府城背后袭击朱一贵,施世骠派林亮、董芳率兵1200人前往。次日蓝廷亮得到消息后,认为西港离台湾府城太近,而且附近多竹林,担心朱一贵在此设伏,危害林亮等兵,急忙率水兵5500余人,乘夜开往西港增援。次日黎明登陆后,蓝廷亮命令将空船全部开回安平(即今台湾台南市西安平港)。诸将不解,询问其故,蓝廷亮回答说:“我这样做是为了告示军士以必死之心,使他们不再考虑回兵的问题。这样,我们今天就可战胜敌人,明天就可直抵台湾府城了。”当时,朱一贵之兵正在苏厝田与林亮等激战,蓝廷亮急忙率军投入战斗,将朱一贵击败,并乘胜追击,于次日收复了台湾府城。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