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663页(1517字)
【生卒】:614~683
名礼,字仁贵,以字行于世,原籍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县)人。仁贵少时,家境贫寒,以种田为生,他生得魁伟英俊,聪明过人,练武习文,志向非凡。时唐太宗欲东征高丽,招求良将,仁贵依妻子之言出山求显达,跟随将军张士贵出剿土匪。张士贵部下郎将刘君印为贼所围,仁贵单骑驰救,斩杀贼将,贼众震慑乞降,从此,薛仁贵勇名到处传扬。
唐太宗于贞观十九年(645年)亲征高丽,薛仁贵也在从征的队伍中。唐军进攻安市城(今辽宁海城县南营城子),高丽派大将高延寿等领兵20万迎战,倚山结寨,势不可摧。太宗命令众将分头进击,仁贵自恃勇猛,着白衣,持方天画戟,腰佩双弓,呼叫而驰,所向披靡,在敌阵内反复冲杀,唐军乘机猛攻,高丽军大溃。太宗见此情景,十分高兴,派使者去打听穿白袍的将领薛仁贵的情况,立即召见,授职游击将军。东征还师后,太宗再次召见仁贵说:“原来跟随我的大将们都老了,早就想任用新进的勇敢将领,你就是我看到的理想人材。这次出征,我不喜欢得辽东的地盘,而是喜欢得到你啊!”升任他为右领军中郎将。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仁贵奉诏经略辽东,再征高丽,接连打败敌军。一次与高丽大将温沙多门相遇,仁贵单骑驰入敌阵,边冲边射箭,所至无不应弦而倒,敌军大乱溃逃。在一次战斗中,敌军有一善射者,已射杀官军十余人,仁贵大怒,又单骑出击,敌射者射向他的箭都被他躲过或打落,被他活抓回来。乾封元年(666年),朝廷又派兵出征高丽,仁贵奉诏率军护送东征将士,在金山受到高丽军的进攻,仁贵率兵还击,断高丽军为二,斩首五千,连拔三城。仁贵乘胜率3000名兵士要进攻高丽重镇扶余城,同行的将领都认为兵少,劝他不要进攻,仁贵说:“兵不在多,看你会不会用。”亲自带队前进,一路横扫,杀获敌军万余人,攻占了扶余城,附近40余城闻风投降。接着又攻占了高丽首都平壤城,高丽全国悉平。安东都护府设于平壤,仁贵被任为检校安东都护,统兵2万镇抚平壤。
薛仁贵在几次征讨高丽的过程中,还曾先后出征回纥和吐蕃。龙朔元年(661年),回纥铁勒诸部犯边,高宗诏命仁贵出征。回纥兵10多万人迎战。敌军依仗人多势众,特选出骁健者数十人来唐军营前挑战,仁贵也只率十骑迎战,他对着迎面奔来的敌军连发三箭,射杀三人,余皆下马投降。唐军大队冲上,斩俘敌军两万余人,铁勒诸部皆溃逃。薛仁贵英名一时震慑回纥。咸亨元年(670年),吐蕃入侵吐谷浑,高宗诏令薛仁贵率将军阿史那道真、郭待封出征。郭待封原与仁贵平职同级,此次出征耻居仁贵之下,拒不执行仁贵命令。唐军至大非川(在今青海境内),将进军乌海(在今青海境内)。薛仁贵对诸将说:“乌海险而远,行军困难,速则得功,迟则败,应把辎重留在大非川,派军队看守,我们轻兵疾进,倍道兼行,攻其不备,一定能取胜。”仁贵所部留下辎重,轻装前进,击败吐蕃军,获牛羊数以万计,迅速到达乌海城,等待后援。郭待封不用仁贵之策,带着辎重慢慢前行,未至乌海遇吐番大军,唐军大败。薛仁贵等不到援军,退屯大非川,被40万吐蕃大军包围,唐军死伤几尽,仁贵等人仅以身脱,不得已和吐蕃约和,将吐谷浑没入吐番。薛仁贵因此被削职为民。后突厥进犯,高宗顾念仁贵功劳,诏令率兵进击突厥入侵军。两军对阵时,突厥军问:“唐将为谁?”回答是“薛仁贵!”突厥军阵前见到薛仁贵,相顾失色,下马参拜,自动退走。仁贵趁势进军,大胜,斩俘敌军4万余人。时仁贵已60多岁高龄了。
高宗永淳二年(683年),薛仁贵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