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李自成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726页(4782字)

【生卒】:1606~1645

陕西米脂人。出身贫苦,幼时为地主牧。曾因欠人钱被严刑拷打、游街示众。后充米脂银川驿驿卒、甘肃边兵,倍尝生活艰辛。崇祯二年(1629年),参加闯王高迎祥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因英勇善战,深得高迎祥赏识,人称“闯将”。崇祯六年冬,高迎祥率部越过太行山,踏过冰封的黄河,突入豫西,跃进湖北,再以急风暴雨之势攻入四川,又折回陕西。四个月纵横五省,攻城掠地,明廷震动。崇祯七年八月,明廷采用分进合击的战术,调湖北、四川、山西、河南各路官军围剿起义军。起义军则采取避实击虚的战术,大踏步后退,转入河南。明廷立即下令在甘肃镇压“兵变”的洪承畴率部火速入河南;山东巡抚朱大典率“关东铁骑”西上助剿,欲两面夹击,置起义军于死地。在此危急关头,李白成遂建议各地义军至荥阳集会,协调行动。会上,李自成提出了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随后,协助高迎祥破凤阳、焚皇陵,仅半月时间即粉碎了明廷苦心部署的围剿计划。崇祯九年秋,高迎祥在陕西盩厔遭明军伏击,壮烈牺牲。李自成受十万起义军将士的拥戴,继称“闯王”,开始了与明廷更为艰苦卓绝的战斗。

李自成继称“闯王”后,连败明军,击毙副总兵艾万年、杨国镇以及号称“第一良将”的曹文诏。崇祯皇帝如坐针毡,指示要不惜任何代价剿灭起义军。明兵部尚书杨嗣昌精心策划了一个名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战略包围方案,随着这一方案的部署实施,各部起义军处境危艰,转入战略防御阶段。崇祯十一年,李自成在四川北部被明军围攻,损失惨重。在折回潼关南原时,又遭明军伏击,全军覆没,妻女俱失,李自成仅率刘宗敏、田见秀等18骑突出重围,转移到陕西东南角的商洛山中,休整兵,待机再起。同年,陕西再遇饥荒,人相食,草木皆尽,社会矛盾再度激化。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在谷城重新举兵反明(此前,张献忠曾假意接受明廷“招抚”),罗汝才部亦伺机而起,一时间,反明义旗遍布湖广各地。李自成抓住战机,率部杀出商洛山,收集旧部,招募新军,打土豪、劫官府。东出武关,活跃于陕、鄂、川边境地区。崇祯帝得报大怒,处死了招抚张献忠的总理军务大臣文灿,并责令杨嗣昌前往镇压。杨嗣昌抵达襄阳后,即会同湖广巡抚孔方炤、总兵陈洪范等集结10万兵力,部署对起义军围剿。九月,李自成在四川东部腹山中被明重兵围困,伤亡惨重,仅率小队骑兵冲出重围。此时,张献忠部亦在四川活动,杨嗣昌统率的五省联军被张献忠拖住,无暇它顾,河南空虚。李自成避实击虚,率余部直趋河南。此时的河南,土地兼并激烈,赋役繁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无以为生。李自成采纳了李岩的建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并进一步整肃军纪,博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部队迅速发展至数十万。崇祯十四年正月,李自成率军一举攻克战略重镇洛阳,杀福王朱常洵,发福王库金及富人之资赈济饥民。广大农民踊跃入伍,队伍发展到100多万。

李自成攻下洛阳不久,张献忠部克襄阳。杨嗣昌苦心策划的“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的围剿部署宣告破产。李自成抓住战机,纵横中原,寻求与明朝主力决战。崇祯十四年二月上旬,李自成运用调离山之计,先率部向鲁山、汝州挺进,以调动河南巡抚遣兵西向;随后突然挥师北上,疾驰三昼夜,于二月十二日包围开封。开封城垣坚固,易守难攻,连攻七昼夜未克,遂撤围转攻归德(今河南商丘),连克数县,期间,罗汝才等部先后归至李自成的旗帜之下,军威愈盛。杨嗣昌为此畏罪自杀。崇祯帝以陕西总督丁启睿为兵部尚书,接替杨嗣昌督师,驰援开封。五月,明廷起用在狱中的原兵部尚书傅宗率陕西4万明军出潼关,会同保定总督杨文岳讨伐李自成。九月,傅、杨会师并自新蔡渡河,昼夜兼程,直扑时在项城的李自成。李自成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先伏精骑于丛林之中,继使一部搭浮桥,作渡河西趋汝州之势。傅、杨即以为李自成怯战,遂令大军追击,至孟庄,义军伏兵突起,矢如雨下,明军崩溃。明关中精锐,尽没于项城。接着,李自成连克南阳、唐县,新野、内乡、舞阳等十四州,十二月,再围开封。崇祯十五年一月,陕西总督汪乔年奉命率军3万出关,以解开封之围。这时,明将左良玉乘李自成围开封之机,突然袭击义军军辎粮草囤集地临颍,并劫走全部储备。李自成立即弃开封而击左良玉,并围左部于郾城。这时,汪乔年乘机克襄城,但却不敢同义军交锋,只列兵襄城以东40里处声援左良玉。李自成料汪乔年必以为义军正着力郾城而无暇襄城,加之汪军新胜,故疏于戒备。遂以一部继续监视郾城,自己率主力疾速趋襄城,汪乔年猝不及防,义军顺利攻克襄城,杀汪乔年,汪军大部被歼。襄城之战后,李自成率军连下西华、太康、宁陵、归德等城,获战马二万,收降陕西明军数万,威震河洛。四月,再围开封。崇祯帝急令兵部尚书侯恂赴河南督战,又令兵部右侍郎丁启睿、保定总督杨文岳,会左良玉、虎大威、杨德政、方国安四总兵所部共10多万兵马、1万辆炮车,号称40万,驰援开封。李自成闻讯,即以一部继续围城,自己率主力南下,抢先占领开封重要门户朱仙镇,控制有利地形,坚壁清野;又在明军营后掘长堑数十里,以断其归路;正面高起炮台,以火炮轰击敌营。明军粮、水俱绝,士无斗志;加之乌合之众,军令不一,或欲战,或欲退,侯恂指挥不灵。左良玉营垒在义军炮火打击下,首先拔营而退,至义军所掘长堑,被迫下马越堑,自相践踏,阵脚大乱。李自成挥军追击,全歼左部,左良玉单骑逃往襄阳。左部被歼,其余各部自溃。义军奋勇追击,一夜追奔400里,俘获明军数万人,马骡7000匹。至此,明朝东线军队损失殆尽,陷入战略被动地位。开封守军见突围无望,便决开黄河以拒义军,万名战士牺牲,开封亦成为一片泽国。李自成遂挥军西上,迎战屯驻南阳的陕西总督孙传庭。孙传庭以小股诱战,大部设伏以待。当义军进入伏击圈后,孙传庭指挥伏兵杀出,重创义军。李自成下令撤出战斗,率军东走。撤退途中,他下令将各种辎重弃置路旁,诱明军哄抢以阻滞明军。退至柿园附近,罗汝才率部赶到,李自成便乘明军抢占军辎混乱之机,突然回师反击,明军大败,孙传庭率余部退回陕西。同年冬天,李自成率军攻克南阳,并会同袁时中等部,连营500里,浩浩荡荡,进逼汝宁。时杨文岳率保定兵屯城西,监军佥事孔贞会以川兵屯守城东。李自成采用各个击破的战术,攻克汝宁,俘杀杨文岳,全歼守敌。

崇祯十五年十二月四日,李自成率军一举攻拔湖北重镇襄阳,继而分兵扩大战果,连下潜江、京山、云梦、孝感、黄陂、常德,并建立地方政权,形成了以襄阳为中心的根据地。襄阳位于汉水中游,背依中原,南靠荆楚,地势险要,进而能攻,退而可守。崇祯十六年三月,李自成改襄阳为襄京,称“新顺王”,逐步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机构。又对军队的组织、训练、装备、武器等诸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部队的战斗力得到加强和提高。百万大军,指向何方?或主张先取河北,直捣北京;或主张先取南京,切断明朝江南粮道,然后再行北伐。李自成权衡利弊,最后采纳了顾君恩提出的先据关中,再进山西,而后攻取北京的战略方针。崇祯帝获悉李自成在襄阳建制,即擢拥兵陕西的孙传庭为兵部尚书,令其总督陕、晋、豫、楚四省军务,火速进剿李自成起义军。孙传庭得旨后,即率部东出潼关,并制定出四路俱进,前后夹击的作战方针。李自成虽有百万之众,但却沉着冷静,认为孙传庭拥九边精锐,又据潼关之险,若正面迎战,万一失利,后果不堪设想。遂决定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设法调动明军远离“百二山河之险”的关中,在其无险可守、孤立无援时,伺机歼灭之。八月,孙传庭率部进驻阌乡,李自成派一部迎敌,佯败退走陕州(今河南陕县)、再走洛阳,复退至汝州。孙传庭紧追不舍,以为义军闻其名即惊溃。此时,河南遍地皆荒,李自成以轻骑出汝州白沙,抄绝粮道,明军给养面临危机。八月十三日,孙传庭进占郏县,李自成深沟高垒,坚守不战,同时,派兵切断了明军的粮道。十七日,汝州部分明军秘密与李自成联系,发动了兵变。李自成认为,明军长途奔波,饥疲交加,加之内部不稳,反击的时机已经成熟。于是,率军全线反击,明军全线溃败,李自成命轻骑追击,一昼夜追袭400余里。孙传庭逃回陕西。十月七日,李自成率大军破潼关,取华阴、渭南、临潼。孙传庭战死,明朝在北方的最后一支劲旅被消灭。十月十一日,李自成进占西安,继而遣兵北攻三边,西取甘肃,遂据有西北全境。崇祯十七年春节,李自成改西安为西京,国号大顺,年号永昌。随后,即命大将刘宗敏、李过率先头部队东渡黄河。二月,李自成亲率数十万大军自禹门渡河入山西,连下汾州(今山西汾阳)、太原。二月中旬,前锋已进抵河北边境。李自成兵分两路:南路由刘宗敏率领,出固关(今河北井陉西南),经河北大名、真定(今河北正定)、保定北上,攻北京南面;北路由李自成亲自率领,出大同,经宣化,入居庸关,攻北京。约定三月中旬在北京城下会师。三月十五日,李自成入居庸关,十七日,南北大军会于北京城下,十九日,攻入紫禁城。崇祯皇帝吊死景山,明朝统治宣告灭亡。

此时,大顺政权面临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南方有原明朝将领如左良玉、高杰等拥兵与李自成对抗;十万清兵逼近山海关虎视中原;镇守山海关的明宁远总兵吴三桂在清与顺之间游移未决。李自成一面传檄南方的明朝将领,实行招抚,一面以重金收买吴三桂。吴三桂起初答应归降李自成,在返师北京的途中突然转而降清,引清兵入关。李自成闻讯,立即率20万大军亲征。正当两军打得难解难分时,清军突然从右方杀出,直扑李自成军。李自成受两军夹击,大败而归。二十六日,返回北京。二十七日,李自成即皇帝位。二十八日,李自成率军撤出北京,欲返回关中,整军再战。五月间,李自成分别在保定南和定州重创清军。十月,清军分兵两路:一路以英亲王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会同吴三桂部及蒙古骑兵,号称8万,经榆林、延安南下攻李自成;另一路以豫亲王多铎为定国大将军,率孔有德等南下进攻南京的南明政权。李自成急派大批部队北上增援镇守榆林的高一功和镇守延安的李过。在南线,李自成命驻守山西平阳的部队迅速由垣曲南下攻怀庆。南下军队接连克河南孟县、济源,在柏乡镇击毙清军提督金玉和。清摄政王多尔衮得悉十分震惊,立即令多铎暂缓南下,移师怀庆,西取潼关,成南北合击、左右掣肘之势。李自成为确保潼关,从增援陕北的部队中抽调精锐,同刘宗敏亲赴潼关拒敌。两军交战一个多月,顺治二年(1645年)一月十二日,潼关失守。不久,延安亦沦入清军之手。李自成为摆脱腹背受敌的被动地位,遂放弃西安,由龙驹寨入武关,经襄阳,回旋于两湖地区。期间,大顺重臣金星、宋献策脱离李自成降清。此时,李自成身边仍有刘宗敏、李过、高一功、田见秀等一批杰出将领及将士数十万人。四月下旬,李自成在湖北九宫山察看地形时,遭民团武装袭击,壮烈牺牲,年仅39岁。李自成牺牲后,其余部仍坚持抗清斗争达14年之久。

李自成首先是农民革命领袖,其次又是杰出的军事家。离开了农民的支持,其军事斗争便失去了依据。李自成以革命家的气魄和军事家的胸怀,采纳谋士们的建议,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赢得广大贫苦农民的支持,成为其军事斗争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尽管遭遇到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和挫折,但由于得到了农民的支持,最终推翻了明王朝的统治。李自成基于对敌我力量对比悬殊的分析,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击虚,避强击弱,经过长达十年之久的流动作战,终于改变了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开始了战略大反攻。“均田免粮”和流动作战是李自成军事思想中最具光辉的部分。

上一篇:郑成功 下一篇:张献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