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毛泽东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783页(4922字)

【生卒】:1893~1976

湖南湘潭县人。1927年7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了组织农民武装“上山”的问题,认为上山可以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在“八七”会议上,他指出今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从8月18日开始,改组后的湖南省委多次开会讨论秋收起义问题,毛泽东认为应根据湖南的实际情况,不能再按照中央原定的四个地区同时发动起义,而应首先集中力量在一个条件较好的地区发动起义。8月30日,省委决定以长沙为中心在湘中各县举行起义。起义爆发后,毛泽东在9月17日鉴于三路起义部队受挫命令各路义军向文家市集结,同时派人送信到长沙,建议湖南省委立即停止会攻长沙的计划。19日晚,毛泽东在文家市召开前委会议,认为敌强我弱,应放弃继续攻打长沙的计划,提议将部队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去。会议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决定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迅速脱离平、浏地区,沿罗霄山脉向南转移。29日,部队进驻江西永新县的三湾村,当晚毛泽东对部队进行了整顿和改编,设立了党代表制,党支部建在连上。规定官长不准打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经济公开,官兵待遇平等,在连以上成立士兵委员会,监督各项民主制度的实行。10月3日,毛泽东主持召开古城会议,对是否在井冈山建立根据地进行了讨论,决定在此设置卫生处,安置伤病人员,确定了对王佐、袁文才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10月24日,毛泽东率部上了井冈山。他宣布了三项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老百姓一个红薯;打土豪筹款要归公。12月底,毛泽东宣布了工农革命军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1928年1月25日,毛泽东宣布了六项注意: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3月,毛泽东向部队颁布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三大纪律是:一切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六项注意是:上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

1928年2月,毛泽东对如何对待俘虏问题制定了四项政策:不打、不骂、不杀、不歧视、不虐待、不搜腰包;政治和生活方面的待遇和红军平等;愿去愿留自愿;热情、积极治疗伤员,并和红军战士享受同样的医疗待遇。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与朱德、陈毅在砻市会师。5月初,朱培德调集两个团,分两路向井冈山“进剿”,毛泽东、朱德采取“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取得了胜利。6月上旬,江西军阀调动5个团采用分进合击向井冈山扑来。毛泽东提出避强击弱、声东西击的战法,打跨了敌人。

1929年1月,毛泽东在柏露村召开联席会议,讨论如何粉碎敌人第三次“会剿”问题。他提出以一部分红军坚守井冈山,进行内线防御,红军主力则打到敌人后方,以求在外线牵制敌人,并调动和分散敌人围攻井冈山的兵力。2月9日,毛泽东、朱德利用大柏地的地形设伏,获得成功。3月20日,毛泽东主持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利用蒋桂战争的有利形势,在地形复杂、群众基础好、敌人力量薄弱的赣南、闽西20多县建立根据地。

1930年11月初,蒋介石制定了“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作战方针,对中央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毛泽东制定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同敌人战斗,在转入反攻的前夕,12月25日,毛泽东在小布主持召开苏区军民歼敌誓师大会,毛泽东特意为大会写了一副对联: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敌人。1931年2月,蒋介石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作战方针,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二次“围剿”,毛泽东仍然坚持以“诱敌深入”的方针来打破之。先打弱敌,然后由西向东横扫。6月,蒋介石采取“长驱直入”的方针对中央根据地发动了第三次“围剿”,毛泽东依然主张用“诱敌深入”的方针打碎之,实行自西向东、中间突破,袭击敌之后方的战略。1933年5月,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采用持久战和“堡垒主义”相结合的新战略,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大规模的“围剿”,李德、博古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和防御中的保守主义无法打破敌人的“围剿”。其间,在福建事变发生时,毛泽东建议红军主力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向广大无堡垒地带寻求作战,既可粉碎敌人之围剿,又可以援助福建人民政府,这一建议为“左”倾路线的领导者们所拒绝。

在长征途中,红军在湘江战役后,敌人判断中央红军将继续前往湘西同二、六军团会合,于是调兵遣将,企图将红军消灭在去湘西的路上。在此紧急时刻,毛泽东极力主张放弃同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要求改变进军方向,朝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12月12日在通道会议上,大多数同志接受了毛泽东的主张。在遵义会议上,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得以确立。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掉头南下,把北线敌人远远地甩开了。后来又指挥红军声东击西,大踏步地机动作战,不断地调动敌人,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金山,爬过草地,出腊子口,打直罗镇,到陕北建立了根据地。

1937年8月22日,毛泽东在洛川会议上对作战方针进行了规定:即基本上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八路军出师后,毛泽东连续致电前方同志,阐述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的基本原则是:依照情况使用兵力的自由;红军有发动群众创造根据地组织义勇军之自由,地方政权与邻近友军不得干涉;南京只作战略规定,红军有执行此战略的一切自由;坚持依傍山地与不打硬仗的原则。1938年,毛泽东又接连发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地位》、《战争和战略问题》等文章,提出抗日游击战争不单是战术问题,更重要的是战略问题,要主动、灵活、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争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争中的速决战和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延安发表了《论持久战》的讲演,具体分析了战争双方的特点,对抗战发展的三阶段作出了预见,提出了争取胜利的政治方针和战略战术,强调了人民战争的战略思想,认为无论是要打败日本建设新中国,还是为执行具体的战略方针,都离不开依靠人民群众、动员全国军民这个基本原则。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在中国离开了武装斗争就没有无产阶级的地位,就没有人民的地位,就没有革命的胜利。

1940年3月11日,毛泽东根据“利用矛盾,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的原则,及时总结了打退第一次反共磨擦的经验,提出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策略。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必须把重点放在壮大人民军队和扩大解放区上,他重申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12月28日,他为中央起草了《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指出东北工作的中心放在距国民党占领中心较远的城市和农村方面,要求反复教育部队人人下决心,从事最艰苦的工作,迅速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

1946年6月26日,全面内战爆发,为了粉碎蒋介石的全面进攻,改变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毛泽东发出了一系列指示,确立了方针、原则。在军事上,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为主要目标,要求采取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作战原则,规定:在战役战斗的部署上,要集中6倍、5倍、4倍至少3倍于敌人的绝对优势兵力,打敌一部,务求用力省而成功多,每战必胜,既能全歼,又能速决。在打运动战时,要能大踏步前进,大踏步后退,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

1947年3月,蒋介石被迫放弃全面进攻的战略,采取重点进攻的方针,先后调集重兵于陕北、山东战场,企图断中共左右臂,然后调动部队进攻华北,对解放军各个击破。毛泽东继续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一面以陕北、山东解放军吸引敌人,一面组织其他战场的解放军寻歼当面之敌,伺机转入战略反攻,巩固陕北、山东解放区战果。毛泽东亲自留在西北战场指挥全国各个战场的作战,在他直接指挥下西北战场三战三捷,华东战场则在陈栗指挥下敲掉了国民党王牌整编74师。1947年7月,毛泽东作出了“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经内外线部队的全面反攻,使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改变。12月25日到28日,中共中央召开十二月会议,分析了解放战争转入进攻后的国内形势及党的方针、政策,总结了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经验,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敌,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为主要目标。(4)每战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四面包围敌人,力求全歼,不使漏网,力求避免打那种得不偿失或得失相当的消耗战。(5)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6)发扬勇敢战斗、不怕牺牲、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作风。(7)力求在运动中全歼敌人,同时,注意阵地攻击战术,夺取敌人的据点和城市。(8)在攻城问题上,一切敌人守备薄弱的据点和城市,坚决夺取之。一切敌人有中等程度的守备,而环境又许可加以夺取的据点和城市,相机夺取之。一切敌人守备强固的据点和城市,则等候条件成熟时然后夺取之。(9)以俘虏敌人的全部武装和大部人员、补充自己。我军人力物力的来源,主要在前线。(10)善于利用两个战役之间的间隙,休息和整训部队。

1948年春,为了加速全国的解放战争,毛泽东决定首先歼灭东北境内的敌人,解放东北全境。明确提出东北野战军作战的重点放在北宁线的锦州、榆关至唐山段,尤其是要尽快攻克锦州。林彪认为北宁线敌人过于密集,强调在该线作战有种种困难,执意要打长春。到7月才同意按中央意图南下打北宁线。9月3日发出主力南下作战计划。

1948年9月24日,粟裕报中央军委、华东局、中原局,建议进行淮海战役。28日,毛泽东复电同意举行淮海战役,并认为第一阶段打黄伯韬。10月10日2时、3时,毛泽东连电陈、邓集中4个纵队全力攻取宿县,力求在淮海战场造成关门打之势。

1948年12月11日,毛泽东对平津战役的作战方针作出规定:为了防止傅作义集团从海上逃跑,两星期内的基本原则是围而不打(例如对张家口、新保安)、隔而不围(只作战略包围,隔断诸敌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例如对平、津、通县),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再各个歼敌。尤其不可将张家口、新保安、南口诸敌都打掉,这将迫使南口以东之敌迅速决策狂跑。此种计划出敌意外,只要塘沽、新保安两点攻克,全局皆活了。

渡江战役结束后,毛泽东指挥队伍向全国大进军,要求部队不要采取近距离包围迂回的办法,而应采取远距离的包围方法,掌握主动,用大迂回、大包围、大歼灭的办法,断敌逃路,全部歼敌,同时注意采取以政治解决的方式作为战斗解决的辅助形式,对于那些愿意用和平方法解决问题的国民党地方政府或地方军事集团,均按《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签订地方性协定,实行和平解决。

毛泽东喜爱《孙子兵法》,不仅表现在将其运用于军事上,而且在他的文章里加以引用来说明道理、问题。

上一篇:白崇禧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