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剌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中国丝绸之路辞典》第289页(362字)

明清时对漠西蒙古的称谓,又称“卫拉特”、“厄鲁特”、“额鲁特”。初居谦河流域(今叶尼塞河上游),以狩猎为业,为“林木百姓”的一部分,人数众多,有“秃绵(万户)斡亦剌”之称,其分支各有名称。成吉思汗时被封为四千户,属右冀。元末明初人数增至4万户以上,15世纪初,牧地扩展到今阿尔泰山以西、额尔齐斯河上游。继猛哥贴木儿之后,其众分属哈木、太平、把秃孛罗管辖。脱欢时,一度统一全蒙古。也先继位后,势力达到全盛。在向西发展过程中,通过哈密,西抵撒马儿罕,东至中原地区,进行贸易,其贡使还和回回商人一起朝贡和沿途买卖;因争夺贸易通道和牧地,常与当时控制西域的察合台后裔不断发生战争与联姻、结盟。清朝初期,瓦剌各部经过长期的发展变化,最后形成准噶尔、杜尔伯特、土尔扈特、和硕特四大部。

上一篇:契丹 下一篇:卡尔梅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