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毬
书籍:中国丝绸之路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中国丝绸之路辞典》第528页(482字)
古代波斯流行的一种体育活动,曾西传到君土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东传到阿姆河流域、印度、塔里木盆地及中原地区,从中国又东传到朝鲜半岛、日本。毬用牛皮缝制,内不充气而塞以软物。一说波罗毬用木料制作,恐不确。游戏时人骑马上,手执击杖,分作两队,共争一毬。杖端略曲,形如弯月。其取胜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毬场南边立一对木柱,柱上置木板,板下开一孔门,孔上有网如袋状。能夺毬而击入毬网者则为胜队。另一种是在毬场两端各立一毬门,毬门互相对立,毬被击入毬门则为胜。传入中国唐朝的波罗毬戏被称作“打毬”。游戏时奏龟兹部的鼓乐,击球的杖被称作“目杖”。最初传入中国的时间当在唐太宗在位的时候。传入后唐太宗命人学习,从此之后,打毬之戏便风行唐朝的两京,上至皇帝、宫娥、朝贵,下至军队均嗜此戏。唐玄宗、穆宗、敬宗、宣宗、僖宗等皇帝都是击毬名手,唐玄宗还曾亲自参加唐朝队打败了吐蕃队。唐朝以后这种游戏仍风行不衰,直到明朝时才逐渐消失。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境内的塔吉克人尚有这种体育运动,打法、规则与唐代书籍的记载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