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像绘图(绣像小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113页(2063字)

小说版本名称。古典小说书的插图,通称作绣像绘图,插图本小说通称为绣像小说。中国小说书之有插图,开始很早,因时间变易和地区不同,插图形式有变化,称谓亦多有异。明清小说插图,人物插图和故事插图,多统称为绣像。仅由“绣像”二字,分辨不出是否有人物插图,又有故事插图,或仅有其一。因为较早并不分开来说,且事实上是以故事插图为主。如万卷楼重刊《绣像封神演义全传》。绣像的意思,乃指人物或故事插图,用线条勾勒,精工细致,如刺绣一般,(本意是指刺绣佛像而言)。绣像也称为出像(出相)、写图、有像等,如《剑啸阁批评秘本出像隋史遗文》12卷60回,《花幔楼批评写图小说生绡剪》19回,万历刊《有像列仙全传》。或称其绣像特别细致,称为精绣,如《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10卷40回。大抵刊本小说是把人物和故事插图并称绣像的,有的称为绣像,又未必有故事插图。这样的坊刊本很多,如坊刊本《绣像忠烈全传》,只有人物。刊本的人物绣像,多是半叶画一个人物,与后来石印本不同。石印本为节省篇幅,有画三四个人物(不大管他们的关系如何)共占半叶的。多数短篇集的绣像,只是故事插图,很少人物插图,因全书很多人物,无法取舍。但《美人书》(12卷本)虽是短篇,12幅绣像却全是人物,因为此书是十二个女子的“传”,与一般短篇集又有不同。绣像也有画故事插图,又画一些与书中故事有关的器物的。如原刊本《西游补》的绣像每幅故事插图的背叶,绘有“青竹帚”、“补天石”、“宝镜”、“驱山铎”、“简书”等器物。也有绣像除人物外,并绘有花卉的。总之绣像的形式是多样的;绣像或多或少,也要依书的不同版本而定。清末民初石印本小说书流行,由于石印插图较刻版方便易行,成本不高,所以石印本小说多附有绣像绘图,形成一种风气。此时绣像绘图明确的分成两种含义,绣像指人物插图而言,绘图指故事插图而言。一般的形式是卷首先有绣像若干幅,继之是绘图,绘图或总附在绣像后,或分订在各回之首。刊本也有这种形式,不限于石印本,只是刊本不大称“绣像绘图”,如石印本的极是明确。石印本插图也如刻本一样,有印得极精致的,阿英有《清末石印精图小说戏曲书目》,其中以点石斋、蜚英馆、同文书局三家印图最精。但也有些石印本的插图,虽然印制也还清楚,但绘画却充数的不少。绣像绘图本小说,晚清民国又别称之为绣像小说(实即是插图本小说)。绣像绘图不仅使读者对小说内容增加理解,增加兴趣,也对作品起指示作用。如一看绣象,就知道本书中都是那些主要人物。因之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绣像绘图在小说版本鉴定上有可供利用的地方:①重要刊本插图有时记刻工姓名(有时并记绘工姓名),如《生绡剪》有图19幅,记刻工“徽州黄子和”、“徽州叶耀辉”,可据此考订书的刊刻时代和刊刻地。②一般的说初刊本的插图,刻工比复刻本的要精致(石印本亦如此),较早的复刊本较其次的复刻本插图刻工要精致。由此可证版本之延续关系。复本之插图如仍有精神,可证离原刊本不远。等而下之,人形模糊,则是很后的翻版了。三和堂咸丰庚申重镌《仁贵征西说唐三传》90回,有绣像12叶24幅,有赞。虽是翻刻粗劣,但个别图像精神尚在,当去原本并非很远。不记刊年的会友堂刊如莲居士编《征西全传》82回,实即上书。版心镌“图像”12叶24幅,无赞。翻刻粗劣,人不像人,鬼不像鬼,缺嘴少眼,脸面糊模。可见离原刻已远。以上二书图像所收人物不同,前本无武则天,后本有之,画法亦有异,也可证二书并非由同一本翻来,并非同一祖本。③书名页或卷第前云有绣像而书中并无插图。刘业修记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有“东吴赤绿山房梓”《绣像吴江雪》,又“本衙藏版”本《新镌绣像百炼真海烈妇传》,均题称有绣像而实无插图,题称有图而实际无图,刊本小说、石印本小说均时常可以遇到。发生这一情况,有几种可能:1.原书本来无图,伪称有图,只是用来号召,招徕主顾;2.原确有图,所见之书已经佚失;3.原刻本确有图,翻刻本书题仍照原本翻刻,但偷工减料,未翻插图。这一种情况较多,所以见到题称有图而实际无图的,应考虑其是否翻刻本。④凡题称增补图像的,自然都是复本。如大文堂刊本《西湖佳话》,题称“精绘增补全图”,乃是翻刻康熙间金陵王衙本。此书不仅没有增图,反较王衙本图减少数叶。金陵王衙本《西湖佳话》插图彩色套印,极精,的是善本。翻刻的难度很大。“精绘增补”云云,只是宣传,能刻得与原本大致近似,也不容易。⑤刻书多有地方特色,有时由插图的特点可推断书系哪一地区所刻。广州富经堂刻《瓦岗寨演义》的绣像,赞语在图上方,另画一格,形成上赞下图的格局。这种格式是广州刻本的地方特色(当然也不是绝对如此,别的地区刻图也有这样的格式,而以广州刻图用这种格式的居多)。聚经堂刻本《绣像正德游江南全传》45回,绣像格式同《瓦岗寨演义》,所以此聚经堂刻本,可能也是广州刻本。排印平装本小说流行之后,因插图制版费用大,影响成本,绣像绘图逐渐减少,到一折八扣廉价铅印本小说泛滥时,绣像绘图的小说很少见到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