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843页(1116字)

清代历史演义小说。又名《忠烈侠义传》一百三十回。清道咸年间石玉昆在京师说唱《图公案》,时人记录下来,成《龙图耳录》,有谢蓝斋抄本。清无名氏又根据《龙图耳录》改编成《忠烈侠义传》,又名《三侠五义》,有清光绪五年北京聚珍堂活字本;不分卷,半叶10行,行12字,当为最初刊本。首有问竹主人、退思主人及入迷道人三篇序言。现有中华书局、广东人民出版社等排印本。

《三侠五义》以演述包公故事为线索,着力于“侠义”之士协助清官、除暴安良的描写。前四十回以演述包公秉公执法,明察善断,连破奇案的故事为主,以后,转入以描写侠客们争强赌胜,竟相除暴安良,并协助包公和颜查散与朝内奸佞庞太师和图谋反叛的外藩襄阳王进行斗争为主。它继承了明成化以来的《包龙图公案词话》传统,故在第一至第四回的重要位置,突出了对包公出身的描写,其中虽然也夹杂着说他是魁星下凡等神秘渲染,但毕竟把他从以往的超凡绝俗拉回到普通人间,成为一个深受欢迎的“清官”典型。对清官性格的丰富描写,具有市民气息。作品还描写了包公性格中的弱点和他审判案件中的失误。这是历代以包公为题材的公案文学作品中少见的。

在作品的后半部分,侠客们取代包公成为作品的真正主人公。他们协助官府、除暴安良、缉拿罪犯的活动,构成了作品中最引人入胜的情节。在对侠客们的性格刻画方面,作品写南侠展昭的稳健大度,北侠欧阳春的绵里藏针,双侠丁兆兰、丁兆蕙兄弟的俊健潇洒,特别是对翻江蒋平瘦骨如柴、一副病态的外貌和精细刁钻的性格,对锦毛鼠白玉堂器宇不凡和任性促狭的禀性都刻画得有声有色。虽然是一个群体,而其个性却大有不同。这种多侧面、多层次揭示人物性格的能力,显示了作者的高明技巧。综观全书,无论是“三侠”还是“五义”,都不同于传统的侠客,他们既不是为报知遇之恩而独往独来的聂隐娘、虬髯客,也不同于杀富济贫、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他们有的身着皇家护卫校尉的品服,有的家居,有的入道,不同于一般供奉官府的捕快鹰爪,也并非皇帝的家奴或某个大僚的佐吏,他们具有一种半客、半友、半奴、半主的特殊身份,颇类似受皇帝雇佣的私人侦探。

《三侠五义》思想平庸,但在艺术表现上,“绘声状物,甚有平话习气”,“间或衬以世态,杂以诙谐,亦每令莽夫分外生色。”(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由此,产生极广泛的社会影响,其后有续书《小五义》、《续小五义》、《英雄大八义》、《英雄小八义》、《七剑十三侠》等二十余集,虽然大抵千篇一律,但洋洋大观,拥有很多读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