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钟传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854页(1361字)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八卷六十四回。

(一名正明集)。署“正一子、克明子着”,“鬲津天香辰士正定注解”,“津门培一批”,“鬲津静一居士、超凡居士录”,“鬲津水斋校”。正一子、克明子姓名无考。按书中多天津土语,疑作者为天津人,或久居天津之人。清光绪丙申(1896)乐善堂刊本。半叶10行,行20字。卷首除第一卷外,余均题“正明集”。第一卷末亦题“正明集卷终”,而各卷版口均作“金钟传”。此本有21叶版心作“益生局”,可知此是配凑版片刷印者,应另有较早的益生局本,未见。1926年上海锦文堂石印本,8册。全题“道学小说足本大字金钟传”。首忘俗老人序、箪瓢主人序、自非道人序。又赞语,署苦竹老人、克明子。尾正一子跋。锦文堂本多一清凉山绝尘子跋。乐善堂本卷八有“清凉山绝尘子募刊”字样。

书叙清康熙时江苏申孝思遨游江湖,至天津府,病在红桥大生店,请天津名医周敦礼诊治。周不用药,断其病乃因外出远游,未能守其父母坟墓,孝行有亏所致。谈话间,一少妇奔来,跪于周前求救,一男子赶至,手持利刃,未容分说即将少妇刺伤。少妇名送兰,父智玉楼,天津北仓人。送兰嫁大生店主贾尚德,即行凶男子。玉楼慕邻女种莲,作二首以赠,仅书上款。送兰出嫁时以诗稿包绒线携至贾家,为尚德所见,尚德疑妇有私,怒而行凶。事归官,天津知府谢杏村先以诗稿为证,断定有奸,后得知诗为智玉楼作,送兰之诬得解。智、贾二人均杖责结案。有延安府女子贺淑媛,父早亡,因连年旱灾,随母逃至永清县为娼。江南上元县举人李金华进京路经永清,宿贺家,与淑媛甚属浃洽。媛以身相许,誓不再事二人,李亦相约必来迎娶。李走后媛移居杨村,有富户钱姓喜淑媛貌美,设计陷害,意图霸占,因归官。谢杏村查知其奸。钱、常均下狱,并将淑媛及其母收留。李金华抵京访友杜雨亭,住京南善村。申孝思亦来善村,与彼等相识,三人多有善举。谢杏村为官清正,调升保定正堂,携淑媛母女赴任,后因病返里,于沧州途中遇盗。谢夫妇被盗投于河。盗首魏勇逼奸淑媛。媛自尽,埋而复活,为阎姓所救。谢夫妇则为养素子所救,经沧州又与淑媛团聚,即携返滁州。后盗亦被逮。时李金华,申孝思又由河路赴京,船泊天津城外,遇乞儿卖唱,乃谢杏村之侄,遂收留。李至京先在善村教馆,应试中探花。户部尚书胡升欲婿金华,李因有淑媛之约,未允。胡怒,参其取妓举止不端。李上书辩解,并备言淑媛遭遇。旨下胡升撤职,李金华素称正直,命自京南行巡察。又赐铜铡,凡遇恶官赃吏,先斩后奏。淑媛封为贞孝夫人,俟巡察至安徽,再行婚礼。李首巡至天津,于东门外饭铺中得知知府卜问卿作恶多端,参奏革职。一路至滁州完婚。归途命州县铸醒世金钟,重18,000斤,悬于城内十字路口,于每日五更撞108声,凡睡梦之人,皆当惊醒。《金钟传》之称,即由此来的。

(按:天津原有鼓楼,确有大钟,每日撞108响。作者或本此)。

故事多强拉硬凑,且每回之后均有长篇注解,讲因果报应,晓哓不休,极似会道门声口。天津雍正9年始升府,演康熙时事而屡述天津府,亦可见作者的历史知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