孽海花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887页(1231字)
晚清人情世态小说。作者曾朴。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孽海花》初印本原署“爱自由者发起,东亚病夫编述”。“爱自由者”即曾朴的朋友金天翮(字松岑),“东亚病夫”是曾朴的笔名。《孽海花》原由金天翮创作,第一、二回刊载于1903年10月在日本发行的《江苏》杂志上。他又写了第三至第六回,即将原稿交给曾朴修改、续写。两人又共拟了全书六十回的回目,但未能最后完成。此书的创作经历了长达27年的漫长过程,直到1930年才最终完成至三十五回。《孽海花》就是以主人公金汮和傅彩云的故事为线索,穿插了大量官僚、文人的琐闻轶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败30年间的社会政治和文化思想状况。书中首先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对他们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和批判。作者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帝党”和“后党”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斗争,反映了最高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和冲突。其次,作者以维妙维肖、淋漓尽致的笔墨讽刺、揭露了当时的达官名士们的丑态。这些人在国难当头、社会巨变的时代,仍然死抱住举业不放,热衷科举,追求功名。表面斯文高雅,实际灵魂空虚。中日甲午战争时,湖南巡抚何珏斋,率陆军出击,扬言要七擒七纵,借军威以行仁政,实现孟子的“仁者无敌”,结果遇到敌人即刻溃散,闹了个赤脚败逃。主人公金汮,表面上道貌岸然,精明强干,实际上丑恶卑劣,昏庸无能,更是一个腐朽官僚的典型代表。作者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君主,这在当时是十分大胆的。对帝国主义特别是沙俄的侵略野心,小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小说还通过薛淑云之口,驳斥了“列强无野心”的谬论,指出美、德、俄、法等国都是“世界魔王”,对中国这块“肥肉”,早就想“鲸吞蚕食”了。小说还抨击了帝国主义的忠顺奴才威毅伯,谴责了纸上谈兵、两夜败逃的庄仑樵。另外,小说还以同情和赞颂的态度描写了革命党人的活动。它称鼓吹民族共和主义的支那青年会的成员为“少年英雄”,颂扬孙汶(影射孙中山)是一位“面目英秀,辩才无碍”,“不尚空言,最爱实际”的“伟大人物”;赞美革命党人“个个精神焕发,神采飞扬,气吞全球,目无此虏”。还塑造了陈千秋、史坚如、杨云衢、陆皓东等“革命男儿”的形象。
关于《孽海花》的艺术成就,鲁迅曾赞其“结构工巧,文采斐然”,“并写当时达官名士模样,亦极淋漓”。所谓“结构工巧”,是指《孽海花》若断若续的长篇结构形式。作者自己曾把这种形式比作“长线穿珠”,即用金汮和彩云的关系当作一条线,把许多与此有关无关的人和事,串连在一起,可以看出他对艺术形式的探索,确曾下过一番功夫。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尤其在刻画作态的名士方面,《孽海花》是比较成功的。有几个人物写得勃勃有生气,往往通过一两个典型细节,就能使之神态毕肖,栩栩如生。但有的也失之于过分夸张。如李纯客的矫情,曹公坊的狷傲,都使人觉得过分,反生失真之感,这种“过甚其辞”的风格,是晚清谴责小说所共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