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迦牟尼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民族辞典》第561页(681字)
佛教创始人,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科特地区)净饭王太子,母名摩耶(是天臂城善觉王长女),原名乔摩·悉达多,成道后被称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人,又尊称他为佛陀、佛,意即觉悟真理的人,富有智慧的入。他还有如来、世尊、大雄等10种称谓,多是从不同角度赞颂之谓。属印度四种姓中刹帝利。他的生卒年月,有种种不同的说法,有的相差百余年。中国佛教界根据《历代三宝记》中“众圣点记”记载,推定为公元前565-485年。据佛传,他出生后第7天即丧母,由其姨母摩诃波阇婆(后出家成为佛教史上第一位比丘尼)养大,16岁娶妻,生有一子罗侯罗(后出家成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他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文武兼备。29岁时开始厌恶宫廷生活,并看到社会争战不已,人生老病死之痛苦,决意出家修行。先到当时印度政治文化中心的中印度摩揭陀国跟当时沙门思潮中派别之一数论派先驱阿逻罗·迦罗摩等人修习禅定,但未能满足他精神要求。之后,又到尼连禅河旁伽阇山深林处从事苦行修炼,虽长达6年之久却仍未解脱。便到菩提伽耶着名的菩提树下,结跏跌坐,沉思人生真谛,终于悟道,时年35岁。随即,在鹿野苑给桥陈如等5比丘初次传法(初转法轮)讲四谛、十二因缘等,并成立僧团,开始在中印度恒河流域各地长达45年的弘教生涯。晚年欲回家乡,途中误食毒物,死于拘尸那城的婆罗双树间,终年80岁。此后,他的着名弟子摩诃迦叶、舍利弗、目犍连、阿难陀等人根据口传亲闻,将他的教化进行梳理、结集,又经后世弟子们不断整理,加之后世着述,成经、律、论三藏,总概佛法,称为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