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千”流传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33页(1042字)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蒙学教材的编写,自周秦以来,各朝都编写了一些有影响的蒙学教材,并积累了丰富的编写蒙学教材的经验。宋代的蒙学教材继承并发展了唐以前的蒙学教材,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代表。
《三字经》相传为宋王应麟作。全文共356句,每句3个字,句句成韵,读来琅琅上口,便于背诵。全书先讲教育和学习的重要性;后分别介绍名物常识、读书次序、历史知识、勤勉好学范例。这些内容,三字成言,其中蕴含了大量的历史故事、典故以及各科知识,熔铸天地名物、古今事迹于一炉,堪称一部“袖里《通鉴纲目》”(清贺兴思语)。因此,从宋末开始,经元、明、清等朝代,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三字经》成为最流行的儿童识字教材。不仅在汉族地区具有广泛的影响,而且被翻译成满、蒙等族文字,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广为流传。成为中国传统蒙学乃至传统文化中一篇不容忽视的着作。
《百家姓》相传为宋初所作,作者佚名。此书虽无条理,但四字为句,句句押韵,以通用姓氏为内容,既识字,又扩大儿童对姓氏的了解。《百家姓》共568字,由于对单姓、复姓的认识不尽一致,因此,收姓氏数不一,有说收503、504,也有说收515的,总之是500多。根据史书记载的材料来看,中国历史上共有姓氏多达五六千甚至七八千个,而常用的不出千余,《百家姓》中收录的是最常用的姓氏。
《千字文》为梁武帝时周兴嗣所着。全文千字,包括天文、史地、动植物、农业知识、道德规范,还吸收了不少民间成语,共250句。《千字文》坚持名教思想,基本是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套思想体系,宣扬了诸如三纲五常、学而优则仕、建功立业等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但在《千字文》中同时也灌输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社会历史知识。而且全文构思精妙、文采卓然,在一定程度上熔知识性、趣味性于一炉。此书自隋朝就开始流行,至宋朝时候已成为广泛采用的蒙学教材,长期以来,无论是官学,还是私学,一直将《千字文》定为启蒙必读课本。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简明扼要,通俗易懂,押韵上口,便于记诵,又很实用,因此流传甚为广远,一般将三者合称“三、百、千”。这些童蒙读物的问世,既适应了当时社会童蒙教育的需要,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文学语言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