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师同文馆创办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江苏教育出版社《世界教育大事典》第158页(928字)
京师同文馆于1862年开始创办,最初只有英文馆,学生10人,皆八旗子弟,聘请英国传教士包尔腾(J.S.Burdon)为英文教习。1863年又增设法文馆、俄文馆,学生各10名,由司默灵(Smorrenberg)和柏林(A.Popoff)分别担任教习。1866年12月,鉴于西方各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事、武器创造的需要,清政府又加设了算学馆。1872年再增加德文馆,1896年添设日文馆。1869年任命丁韪良为京师同文馆的总教习,这是同文馆的第一任校长,一直到1894年。
京师同文馆创设之初,学生很少,以后逐渐增加,到1887年,学生增加到120名。根据同文馆章程规定,学生主要来自八旗,后来学生入馆需要考试,算学馆成立以后,扩大了学生的来源,程度有所提高。后来,由于“交涉日繁,需才日众”,于1895年决定派4名学生分别赴英、法、俄、德四国学习语言文字、算法,以3年为期,目的是“讲求实学,磨砺其才,广闻见而开风气”。这种做法,加强了学生对各国情况的了解和实践能力。
在教学内容方面,同文馆除了英、法、德、俄、日等国语言文字以外,自算学馆成立后,将西方近代某些自然科学列入课程,共有算学、化学、物理、万国公法等课程。1876年,总教习会同各分教习,拟定了“八年课程计划”,改变了过去各馆独立、分馆教学的状况,教学管理开始归于统一。同文馆的考试制度十分严格,分为日课、季考、岁考和大考。大考每届3年,由总理衙门执行,大考成绩优秀者授予七、八、九品官,对劣者则分别予以降革留馆。
京师同文馆的成立对晚清的政治、外交和教育都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它是中国近代最早按照资本主义教育建立起来的新型学校,打破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教育模式,是中国新教育的胚胎;它打破了以文为主的传统教育内容,将近代科学技术列入正式课程,有力地冲击了封建教育制度。但是,同文馆也存在许多的弱点,它既保留了封建教育的遗风,又反映了外国侵略的烙印。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改为译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