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那克萨戈拉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12页(946字)

【生卒】:约公元前500年—公元前428年

【介绍】:

古希腊哲学家、原子唯物论的思想先驱。克拉佐门尼人。公元前480年左右来到雅典,居住了30年,后来受审判被放逐,回到伊奥尼亚地区的兰萨库斯。他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派领袖伯里克利的朋友、老师和政治上的积极支持者。

阿那克萨戈拉不满足于用某一种具体物质或元素作为万物本原的主张,因为这不能解决一和多的关系问题,他提出了自己的种子说,认为“种子”有各种不同的性质,数目无限多,体积无限小,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最初元素。种子具有各种形状、颜色和气味,它们的结合构成了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头发是由头发的种子、血是由血的种子、肉是由肉的种子、金子是由金子的种子、雪是由雪的种子构成的,并不是由某种性质上与自己相异的“本原”变化来的,而是由它们各自的“种子”所构成的。他认为,事物的产生和消灭就是种子的结合和分离,各种不同的种子不是孤立地独立存在,而是混合在一起的,由种子构成的世界中的一切事物也不是彼此孤立的,没有一件东西能绝对与其他的东西分开,热不能与冷分开,白不能与黑分开,所以热能变成冷,白雪能变成浊水,从吃的食物中能长出头发、血管、肌肉等等。事物性质的区别完全取决于该事物占优势的种子的性质,由于种子是无限的,它们的结合和分离也是无限的,因而事物性质和种类的变化也就无穷无尽。

他认为种子本身是不动的,推动种子的结合和分离的力量在于种子之外的一种东西,他称之为“奴斯”(或心灵)。由于奴斯的作用,使原始的混合体发生涡旋运动,这种运动先从某个小点开始,然后逐步扩大,在运动中一切事物就开始分开,产生了星辰、太阳、月亮、空气和清气等等。这种涡旋运动的结果,使稀与浓、热与冷、暗与明、干与湿分开,于是浓的、冷的、湿的和暗的结合为大地,而稀的、热的、干的和明的结合为高空,从而构成了有秩序的宇宙。

阿那克萨戈拉的“种子说”克服了恩培多克勒“四根说”的局限性,使朴素唯物主义前进了一步,为原子唯物论的产生作了准备。但是他在以“奴斯”解释万物的动因时,陷入了“外因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