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46页(4595字)

【生卒】:约公元前428年—公元前347年

【介绍】:

古希腊着名理念论哲学家。出身于雅典的名门贵族,他的父亲阿里斯顿是阿提刻最后一个王的后裔,母亲是雅典奴隶主着名的政治改革家梭仑的后代。柏拉图幼年受过很好的教育,最初爱好文学和数学,写过和悲剧,后来研究哲学。据说他曾跟随克拉底鲁钻研过赫拉克利特的学说,还研究过爱利亚学派和毕达哥拉斯的学说,并接受了智者的影响。他在20岁左右,从学于苏格拉底,跟随苏格拉底达8年之久,成为苏格拉底的忠实信徒。苏格拉底被雅典民主派处死后,他离开了雅典,周游各地。这个时期,他写下了早期有关苏格拉底的对话。柏拉图40岁左右,前往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结识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一些门徒,吸取了毕达哥拉斯的哲学思想。他在西西里曾受到叙拉古的僭主狄奥尼修一世的优遇,并结识了这位僭主的亲戚狄翁。柏拉图企图在叙拉古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但未能如愿,只好返回雅典。他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创办一所学园,可以称得上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固定的学校,免费收徒,吸引了希腊各地很多学者。此后,他曾两次前往叙拉古,以期实现他的政治理想,但由于叙拉古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致使他的政治理想终成泡影。

柏拉图流传下来的着作有30几篇对话和13封信。经过学者们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着作的时间先后。现在比较公认的有25篇对话和1篇替苏格拉底作的《申辩》为柏拉图所作,13封信中,一般认为第7封信比较可靠,被看作柏拉图的自传。多数学者把柏拉图的对话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有:《申辩篇》、《克里多篇》、《卡尔米德篇》、《拉凯篇》、《吕锡篇》、《克拉底鲁篇》、《欧谛德谟篇》、《欧谛弗罗篇》、《梅内克塞诺篇》、《伊安篇》、《高尔吉亚篇》、《小希比阿篇》、《普罗泰戈拉篇》;(2)中期有:《美诺篇》、《斐多篇》、《会饮篇》、《费德罗篇》、《国家篇》、《巴门尼德篇》、《泰阿泰德篇》;(3)晚期有:《费雷波篇》、《智者篇》、《政治家篇》、《法篇》、《克里底亚篇》、《蒂迈欧篇》。

柏拉图的学说,从思想渊源上说,除了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之外,还有毕达哥拉斯和爱利亚学派以及他还利用了赫拉克利特学说中的部分思想。

柏拉图认为,我们的感官所感知的一切事物都像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那样是变动不居的,因而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像巴门尼德所说的“存在”那样是不动不变的。这种真实的存在就是苏格拉底所讲的绝对的永恒不变的概念。但柏拉图则认为,概念并不像苏格拉底所说的仅限于道德领域,也不限于思想范畴,只存在于人的心中,而是独立存在于事物和人心之外的实在。他把这种一般概念称为“理念”。所有的理念构成了一个客观独立存在的世界,即理念世界,这是唯一真实的世界。至于我们的感官所接触的具体事物所构成的世界,即感觉世界,是不真实的虚幻的世界。柏拉图认为,感觉世界中的具体事物由于“分有”了理念世界的特点,才具有相对稳定的属性。前者是后者的“影子”,所以前者与后者有“相似”的关系。或者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原型,个别事物只是“模仿”原型产生的,所以个别事物只是理念的不完善的“模本”和“影子”。

柏拉图的认识论是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他区别了真知与意见。苏格拉底曾指出许多有学问的人自以为有知识,实际上并没有知识,否定了早期的自然哲学家和智者们的认识论。柏拉图在本体论上将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对立起来,在认识论上将真知与意见对立起来,由此建立起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认识论体系。

柏拉图认为,意见属于感觉的范围。感觉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识,只给人以变化的、矛盾的、混乱的印象,不能使人获得不变的、必然的真理。感性知觉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只能称之为“意见”。而真正的知识是真实可靠、普遍有效的。所谓真实可靠,就是不容许有矛盾、有错误,能明确表达的,而且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东西。根据这个标准,柏拉图看来,只有理念世界才是知识的对象,因为理念才是真实存在的、永恒不变的,才是真理;感觉世界只不过是和理念相似的东西,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在着名的“洞穴的比喻”中形象地说明了这种论点。

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与感觉世界是对立的,因而它是超经验的、超时空的绝对的永恒的存在;关于理念世界的知识也是先验的。他在《美诺篇》中说,对数学、几何学中的公式推理,只要经过启发,没有学习过的人也能自发地推导出来。他认为,人在出生前已经具有知识,只是在出生以后忘记了,通过某种具体事物就可以回忆起来,所以认知就是回忆。这就是柏拉图的“回忆说”。

柏拉图的回忆说是与灵魂不朽说联系在一起的。灵魂与身体有原则的区别,身体是多,是物质性的,因而要分解消散的;灵魂是一,是精神性的,不会消散灭亡。不朽的灵魂在轮回转世时,受到身体的窒息,忘掉生前对于理念的认识,这时就需要摆脱身体的羁绊,受到外界的启发,才能回忆起真正的知识。这样,柏拉图就将“回忆说”、“灵魂不朽说”和“灵魂轮回说”结合成为一个神秘的、带有原始性的唯心主义体系。

在古希腊文献中,柏拉图的对话第一次运用“辩证法”这个概念,并将它提到哲学的高度。在《国家篇》中,柏拉图将人的认识比喻作一条有高低等级的线。线的上半段是知识,下半段是意见,他称之为信念。知识又分为两截:最高的一级叫作“辩证法”,它所认识的对象就是永恒不变的理念;次一级的是理智,它所认识的是数学的对象,它必须通过假设才能认识它们。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最高的认识,它不必凭借假设而可以直接认识理念。柏拉图将赫拉克利特的“变”和巴门尼德的“不变的存在”理解为对立统一的关系,以“种”、“属”的“理念”为感性现象中的理性的本质;“理念”不变,但分有理念的具体事物却常变。在他的哲学体系中,涉及到感性和理性、意见和真理、物质和精神、肉体和灵魂、个别和一般、“多”和“一”等一系列对立统一的矛盾关系。在他后期的对话的“通种论”中,讨论到“存在”和“非存在”、“动”和“静”、“同”和“异”等范畴的联系,与他早期将“理念”说成是绝对的相比,向辩证法前进了一步。

柏拉图一方面将爱利亚学派的逻辑推理方法与苏格拉底的揭露矛盾的问答法结合起来,在论证理念论时涉及到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问题,并在问答的过程中,运用了归纳、演绎和反证等逻辑技巧,丰富了辩证法的内容。但他另一方面把不变的、永恒的“理念”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使他的辩证法带有很大的局限性。

柏拉图从理念论哲学出发,对宇宙的产生和各种自然现象作出了自己的解释。他的宇宙论和宇宙发生论集中在《蒂迈欧篇》中。为了沟通理念世界和感觉世界,柏拉图提出了“创造者”。创造者以理念为模式,创造出世间万物。在这个前提下,柏拉图吸收了阿那克萨戈拉的“奴斯”作为万物的动因,同时也吸收了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作为质料,以构成变化着的现实世界。在具体解释现实世界的现象时,柏拉图试图用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关系来说明一切物质的特性,如说火是4面体,气是3面体,水是20面体等。还认为三角形体是事物的最根本的形式。

社会政治思想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他的伦理思想密切相联。柏拉图认为,正像人的灵魂有三个部分一样,国家也相应地分为三个等级:即统治等级、武士等级和劳役等级。这三个等级在城邦中的关系,构成柏拉图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统治者是国家最高的、决定性的等级,他们是智慧的化身,因而他们是真正的“哲学王”。哲学家以对国家理念的知识来治国,反对情欲,反对为个人的利益作乱。

柏拉图后期的对话如《政治家篇》和《法篇》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国家篇》中的政治社会主张已经有所不同。如在《政治篇》中,除了哲学家治国外,还有贵族(好人)制、有法民主制、无法民主制和寡头制等四种。柏拉图认为,在没有“哲学王”的情况下,有法民主制优于无法民主制。在《法篇》中,他比较强调法制的作用,不像在《国家篇》中那样强调“哲学王”治国。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是直接继承和发展了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建立了关于“善的理念”的道德理论体系。他把苏格拉底的“知识即道德”推向极端,认为善的理念是一切善行的目的和唯一真实的、永恒的价值基础,是道德的唯一根源。他认为道德就是理念在人们灵魂中的体现和追求。柏拉图把人的灵魂分为理性、意志和情欲三个方面。其中理性是最高的,人只有通过理性才能认识理念世界,达到至善;意志和情欲是在理性的支配下进行活动的,其圆满的活动就是善理念在现世的表现,由此就产生出各种德性活动,形成智慧、勇敢、节制、正义四种德性。他认为理性表现为智慧,是深谋远虑、管理国家的知识,属于奴隶主统治者的道德;意志表现为勇敢,是保持一定法律制度的信念,属于武士阶层的道德;情欲则是低下的,应予节制,节制是农夫和手工业者的道德。统治者、武士、劳动者这三个等级在国家各做各的事情,互不相扰,这就是正义。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贯穿在他的理念论哲学思想之中。他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而物质的感性世界则是虚幻的,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个别事物的美是相对的、变幻无常的,只有美的理念或“美本身”才是绝对的、永恒不变的。“美本身”可以独立存在,而美的事物却不能离开“美本身”而存在。一个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为“美本身”出现于它之中或者为它所“分有”。在他看来,“美本身”先于美的事物,是个别事物的美的创造者。柏拉图认为,多数人往往只是喜爱美的事物,他们只有关于美的“意见”,而只有哲学家才能认识美的理念本身,具有真正美的知识。

柏拉图的艺术理论十分重要。他把艺术模仿看作艺术的本质,认为艺术模仿自然,但由于自然本身不是真实体,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所以模仿自然的艺术就沦为“影子的影子”了。在他看来,艺术品和真实体隔了两层,从艺术得不到真理,它的价值不高。艺术诉诸人的情感,专门挑动人的感情,容易败坏人性。因此,他反对艺术。但尽管柏拉图对艺术采取轻视态度,却并不否认艺术的社会作用。他认为文学艺术对人有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主张对文学艺术建立严格的审查监督制度,并以社会效用作为衡量艺术的标准。他指控当时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对社会所起的坏作用,主张要把荷诗人逐出他的理想国。关于文学艺术的创造,柏拉图强调靠灵感。他认为,诗人写诗不是凭借智慧和技艺,而是凭借天才和灵感。只有失去理智而陷入“迷狂”,才能充当神的代言人而进行创作。

上一篇:柏格森 下一篇: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