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赫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江西人民出版社《东西方哲学大辞典》第90页(1349字)

【生卒】:1546—1601年

【介绍】:

丹麦天文学家。1546年12月14日生于丹麦的斯卡尼(现属瑞典),由其叔父抚养成人。1559年4月,第谷·布拉赫进入哥本哈根的卢泽兰大学学习,在那里他接触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和科学理论,包括亚里士多德的“辩证法”和《物理学》、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和关于数的理论、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托勒密的天文学理论等。通过学习,他成了亚里士多德的忠实信徒。1560年8月21日,哥本哈根发生了预测到的日偏食,第谷的兴趣从此转向天文学。

1563年土星和木星交会时,第谷作了他的第一次观测记录。1572-1574年,他对仙后座中的一颗新星进行了长达18个月的观测,并于1573年写了一篇专论《论新星》。

1576年,在丹麦国王的赞助下,第谷在赫汶岛上建立了乌拉尼堡天文台,在这里进行天文观测直至1597年。1598年,第谷来到布拉格,在德皇鲁道夫二世的资助下建立了一座天文台,继续进行观测。1601年10月24日,第谷·布拉赫在布拉格病逝。

第谷对天文学的最大贡献是他进行了持续30余年的精确观测。他改进了已有的天文仪器,采用了组合观测的方法,使观测的误差缩小到不大于2弧分,其精度达到了望远镜出现前天文观测的极限。他留下了1000颗恒星的方位,特别是太阳、月球、五大行星运动位置的精确观测资料。

通过天文观测,第谷发现了亚里士多德理论的一些错误,他认识到恒星天球也有变化,彗尾是由太阳光线照射产生的,等等。但是他并没有接受哥白尼的日心说,尽管他承认哥白尼的学说在数学形式上是美妙的。这一方面是由于他不愿意违反大家普遍接受的看法,另一方面也由于他没能检测到恒星视差,他无法想象宇宙如此之大,以至于地动所产生的恒星视差连他这样精确的观测者都不能观测到。为了更好地说明观测到的事实,他提出了一个介于地心体系和日心体系之间的折衷方案,即他的宇宙地日心体系。虽然在哥白尼提出了日心理论后,这个体系是一种倒退,但由于它能解释金星的位相变化等许多新发现的天文现象,又不完全违背地静说的原则,因而得到了许多人的拥护。在破除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的陈旧的地心体系方面,第谷体系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由于他不愿完全放弃地心说,因而他不能利用他丰富、准确的观测资料发现行星运动的真正规律。

第谷·布拉赫的宇宙观带有占星术的色彩,他认为天体的事件影响地上的事物,包括动植物和人,但可以通过天文观测预言这些结果。他接受土、水、气三元素,认为气是天体用以影响地面事物的工具。他批评那些以迷信和错误为根据,而不是以占星术本身为根据,从而得出不正确结论的占星术士。他认为要通过所看到的基本世界的迹象来获得关于恒星的确切知识,而且有必要建立这样的科学。

布拉赫病逝前,把他一生观测的资料交给了他的学生开普勒。他叮嘱开普勒完成《鲁道夫星表》,并希望开普勒证明第谷体系是正确的。

上一篇:布拉格学派 下一篇:布拉瓦茨基夫人
分享到: